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司法局“出实招、重实效”全面促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地生根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19-10-29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本网10月29日讯(武玉龙)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决胜之年,乌兰浩特市司法局紧密结合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践,全面促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地生根。

一是明确普法任务、理清责任清单。根据最新的机构改革方案,对照各个普法重点单位的权责变化,重新调整细化了“七五”普法责任清单。调整后的普法责任清单包含了系统内普法、系统外普法、联动普法、创新普法等四个栏目,突出将部门法律法规、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盟市司法行政工作药店、年度普法重点项目等内容涵盖其中,并要求88家责任部门年内完成不少于一个普法创新项目,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普法责任。 

二是运用绩效结果、压实普法责任。主动对接组织部门,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按季度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汇总报送至组织部,纳入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绩效结果直接与年度评先推优挂钩,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实现普法软任务的硬着陆。

三是激活工作动力、完善考核类型。研究制定法律“六进”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法律“六进”工作的常态化、系统化、制度化;年度考核细则坚持“一类型一细则”,从部门职能和实际工作入手,进一步突出考核的针对性和差别化。考核细则包含组 织领导、工作保障、法治宣传教育、谁执法谁普法、法治文化建设、依法治理、信息工作、其他工作和工作创新九个大项28个子项,尤其是工作创新项目专门设置创新项目和表彰奖励和典型经验,同时设计了加分项目和减分项目,进一步通过考核推动全市各单位在依法治理工作上有所突破、有所进展,把普法教育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把依法治理工作贯穿工作的始终,切实增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面完成“七五”普法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司法局)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