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3月11日讯(王成)王建,男,平昌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中共党员。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自2020年1月24日至今,他牢记初心和使命,冲在前、做在先,提供坚强的司法服务和法治保障,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临危不惧、奋不顾身、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亮明党员身份,成为一名逆行者
大年三十早上7时,他在接到法院办公室关于要求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电话通知后,身为机关党委副书记的他立即安排党员同志到社区报到,并身体力行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为小区居民测量体温
在接下来几天的工作中,他每日早早到达个人居住地社区,帮助开展居民分级分类就诊,做好“四类人员”延伸排查、隔离、救治等防疫工作,点对点摸排、联系、帮扶社区发热病人,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和消杀等工作。
“王建书记在走访社区时还曾摔了一跤,走路都一拐一拐的”,一起参与社区调查的同志回忆到,“当时看他衣服裤子上还是很大一片湿泥,感觉他摔得不轻,他嘴上说没事,但我们都在时刻关注,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他!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感慨、很敬佩,一点都看不出他的异样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岗位就是年味!身上的伤痛全然被王建书记抛于脑后!1月24日至2月2日,王建同志走访社区2个,共排查社区居民52户180余人,协助社区开展疫情宣传活动5次。
坚守工作岗位,肩负初心和使命
2月3日上午,立案庭庭长王建在上班前拿着消毒液对着诉讼服务中心和“24小时法院”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清理。
“庭长,一天喷好多次了,有再多病毒也给你杀没了。”立案庭的干警笑着说道。
在诉讼服务中心消毒
2月3日下午,节后第一天,来自渠县的当事人周某某因个人原因,赶到平昌法院时已经下班,当事人很无奈地暗自嘀咕:“唉,家住外地,跑一趟也不容易,下次不还得再跑一趟么”当时还在加班的王建见到此番情景立马上前了解情况后,安慰当事人不要着急:“没事,我们有24小时自助立案系统,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随后带领当事人来到“24小时自助法院”立案终端,在其指导下,全程只花了10分钟,就完成了当事人身份确认、文书扫描、对接联系、立案材料提交,诉讼费缴纳等立案程序。
引导当事人使用“24小时自助法院”
2月3日至2月10日,立案庭庭长王建通过智慧法院“云端”工作机制电话接受咨询160余次,在“24小时法院”指导当事人自助立案、交费5件,通过“四川微法院”和“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立案7件,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调解案件3件。
加强工作宣传,坚持联防联控
为进一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阻击战营造氛围,立案庭联合院本院综合办公室充分利用“两微一端”自媒体参与社会疫情防控宣传动员,推送权威信息、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达到内外联防联控的社会效果。
他坚持主动作为,立足诉讼服务和司法调解职能,及时发布通告,强化对疫情防控期间立案等相关法律解读宣传,建议诉讼参与人优先通过“12368语音服务”“四川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四川移动微法院”小程序、平昌法院掌上APP等办理网上立案、缴费、联系法官,为当事人提供高效司法服务。
接听“12368” 语音电话
在疫情面前王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创新工作,无私奉献,为诉讼当事人和社区居民的健康做应有的贡献。(四川省平昌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