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江阳区司法局创新“四个载体 ” 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0001-11-30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本网2012年6月27日讯  通讯员王其远报道  为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近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创新“四个载体”,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一、创新服务载体,实现党建工作全面覆盖。结合司法行政系统,特别是司法行政法律服务工作特点,突出服务市委“156”和区委“1573”发展战略主题,创新法律服务工作载体。一是开展服务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大讨论。围绕将法律服务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服务经济建设发展这个重点,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学社情、知中心、明服务”讨论,通过主题讨论,使每个干部职工、法律服务工作者明理念,强素质、强服务,促进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是开展教育实践主题活动,组织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党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律服务实践活动,目前已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进村入社区”活动57次,使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创新活动载体,提高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力。一是举行“信念、责任、服务”系列活动。组织局机关、法律服务队伍到“挂、帮、包”联系村、社区和“三大工业园区”企业开展法治实践活动,组织干警到监狱进行参观学习并与服刑人员举行签约帮教结对,不断提升队伍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二是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法学价值”研讨会论文征集活动。组织学习交流座谈,不断推动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三是举行“凝心 聚力”职工司文体活动,组织登山、体育竞赛、演讲等活动,不断丰富干部职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学习活动内涵。
    三、创新教育载体,提升队伍整体形象。一是抓好廉洁自律教育。开展构建党风廉政惩防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党规党纪教育,筑牢干部职工思想防线。建立完善律师及法律服务队伍执业监督三项制度,指导和督促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全面履行管理职责,规范法律服务队伍的执业行为。二是加强公正诚信教育。以“律师之家”和“律师人才培训基地”等为平台,开展优秀律师品质大讨论,树立新执业律师诚实守信、恪遵操守的执业理念。以“挂、帮、包”帮扶点和园区企业为法律服务实践平台,为广大法律服务人员提供实践活动基地,培养法律服务队伍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高全体法律服务工作者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了法律服务工作社会公信力的提高。
    四、创新工作载体,深入基层主动服务。开展组团式法律服务基层活动。由局领导带队,建立各科室负责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法律服务队,分片深入到基层单位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并采取听取意见、征询建议、解答问题等形式,加强与乡镇、街和基层社会组织的联系和沟通,有序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同时帮助基层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增强队伍服务基层、服务工作大局的业务能力。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为营造和谐社会不断提高队伍为民服务的实效。(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司法局供稿)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