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陈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检察官是法律的专业者,但并不是精通各领域知识的“百科全书”。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各领域、各类型的新案件层出不穷,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检察官出现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为回应群众对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的更高需求,广西北海市检察机关主动探索建立“检察智库”,借助外脑解决专业问题,提升检察官专业能力,推动智慧办案。
聘任专业人员,实现多赢共赢
今年以来,北海市检察机关逐步建立“检察智库”,面向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聘任特约检察员,面向行政机关专业人员聘任特邀检察官助理,充分借助“外脑”、“外力”,破除特定行业知识壁垒,发挥特约检察员、特邀检察官助理的专业身份和专业知识作用协助检察官办理专业案件,提升检察办案专业化水平。
通过商请推荐、组织考察、征求本人意见、正式聘任等程序,集中选任一批领域涵盖面广、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特邀检察官助理队伍。同时,确定一批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担任特约检察员,进一步畅通检察机关联系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桥梁,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5月26日,北海市检察院举行首批特约检察员、特邀检察官助理聘任仪式,向所有特约检察员、特邀检察官助理颁发聘书。北海市检察机关首批聘任特约检察员4名、特邀检察官助理23名,涉及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海洋、林业、教育、税务、消防、食品安全、审计、市场监督、综合行政执法等多个领域,辅助办案类型实现“四大检察”全覆盖。
“特约检察员、特邀检察官助理要当好‘检察智库’,多为检察工作建言献策,帮助解决办案专业问题,共同推动北海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北海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戴丽萍在聘任仪式上寄予希望。
“我们将立足岗位,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积极履职,支持配合检察院工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专注服务北海发展大局,为建设‘品质北海、魅力北海’贡献力量。”北海市工商联合会专职副主席、民盟北海市委会常委庞远琼作为特约检察员代表表态。
2021年以来,北海市检察机关加大智慧办案力度,加强与社会各界、行政机关的交流协作,借助“外脑”化解办案难题,构建联动监督合力,推动办理了多起案件,实现双赢多赢共赢,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关切。有关部门和个人共向检察机关提供公益诉讼检察案件线索24条,参与相关案件办理9件。
巧设“侦察兵”,延伸检察视角
特约检察员、特邀检察官助理主要负责提供案件线索、协助调查核实、发表行业专业意见。
特约检察员、特邀检察官助理从不同行业选任,具有不同的工作背景,掌握不同领域的信息,对检察专业化办案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不单是检察智库,还是案件线索来源库。通过邀请相关人员加入检察队伍,充当检察官的“眼”和“耳”,可以促使检察官及时掌握更多的基层信息、行业信息,延伸监督范围,扩大监督成效。
“特约检察员、特邀检察官助理提供的线索质量高、针对性强,成案率高。”北海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莫晓玲表示。
在北海市检察院办理的处方药监督案件中,特邀检察官助理发现处方药管理混乱的问题,向检察机关提出监督线索。经对辖区药店走访调查,市检察院发现部分药店存在执业医师不在岗时售卖处方药情形,及时与相关主管部门开展行政磋商,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对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不规范管理的行为进行排查、整治,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健全完善针对药店医师、药师的长效监管制度,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在北海市检察院办理的冠头岭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案件中,公园内存在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损坏重点公益林地的违法行为。为确定林地受损程度、生态恢复措施,特邀检察官助理协助勘察、制图、提出专业修复意见,最终得以全面调查核实该案事实证据。市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3份,推动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和森林植被,建立公园日常执法检查机制,案件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在北海市检察院办理的肖某等6人非法出售用于抵扣税款发票案中,肖某等6人以正规报关公司为掩护,虚开、非法出售、购买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犯罪行为专业、隐蔽。为依法认定犯罪事实,市检察院邀请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案件办理,提供虚开、非法出售、购买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的法定条件、程序等专业说明,共同梳理、完善证据链条,促使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做到高质量办案。
自觉接受监督,让公平正义“看得见”
北海市检察机关聚焦智慧办案,积极运用检察听证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行政部门专业人员和专家学者等走进检察机关,参与对疑难、焦点案件的评议,充分听取专业意见,自觉接受监督,提升案件质量,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可信。2022年,开展检察听证34次。
在李某与北海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申请民事监督案中,案件双方当事人对涉案房屋所在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间、涉案房屋交付时间等问题存在较大分歧。据了解,该案经北海市两级法院审理,申请人不服判决,向广西高院申请再审被驳回后,向北海市检察院申请民事监督。
鉴于案件涉及面较广,纠纷发生领域和争议问题具有代表性,为深入审查案件事实和证据情况,准确判断法院裁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正误,北海市检察院对该案进行公开听证,邀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以特邀检察官助理身份参加,解答房地产领域的专业问题,并提出专业意见,为该案后续的办理提供重要参考。
北海市海城区检察院在办理关某申请立案监督案中,发现案件存在历史遗留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属纠纷。为厘清涉案事实,准确作出法律定性,该院邀请海城区自然资源局的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案件公开听证,对涉及土地使用权属的专业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并结合案件事实和关某的申诉意见作出评议。
“要充分发挥好制度优势,邀请特约检察员、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到检察办案的辅助性工作,主动学习其专业知识,提升检察官业务能力,促进智慧办案。”北海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周智要求。
通过建立“检察智库”,北海市检察机关持续推进人才孵化计划,充分借助“外脑”,听取专业意见,做好学习成果吸收、转化,形成检察官的司法实务经验,为建立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检察人才队伍作出有益探索。(供稿单位:广西北海市检察院)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