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司法行政工作实现“六个突破”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2-12-02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 12月1日,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陕西省司法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师建平介绍了陕西省司法行政机关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主线抓主业、深化改革抓发展、统筹协调抓提升,实现“六个突破”,为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有关情况。

 

图片.png

新闻发布会现场

 

在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上实现新突破。以确保全系统持续安全稳定为目标,排查整治4大类43个风险点112个风险隐患,扎实做好司法行政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按照“五项制度”要求,成立安保维稳工作专班,下设7个专项组并实体化运行,派出14个工作组分两批深入基层督导检查安保维稳工作,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1万件。

在推进全面依法治省上实现新突破。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六大工程”,开展示范创建,完善指标体系,制定《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若干措施》,全面推进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指导省级部门开展述法点评工作试点。建立党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学法长效机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法治之下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建立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加大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应诉情况通报力度,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对各市(区)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和县级法治政府建设评估结果进行排名通报,推动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部署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评估,梳理606项告知承诺制事项,推广“柔性”执法经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在法治保障上实现新突破。聚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公共卫生、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制定出台《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2部省政府规章,向省人大常委会报送《陕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草案)》等8部地方性法规草案,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制定《关于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提供法治保障的意见》和司法行政助力秦创原建设十条举措,成立秦创原法律服务中心和仲裁中心,在陕西法律服务网开设“秦创原创新驱动法律服务平台”,通过资源共享、区域协作、要素聚合等方式,打造“7×24小时”一站式便捷法律服务平台,多方式全方位帮助科技型企业提升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研究制定《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意见》,提出6个方面18项具体任务,助力陕西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在构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上实现新突破。研究制定《陕西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进一步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服务质量和效能的监管力度,推动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开展公证行业质量整治,不断提高公证服务的供给总量、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体制机制,提高补贴标准,降低受援门槛,让法律援助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困难群众,截至目前全省办理法律援助和司法鉴定案件7万余件、公证事项9万余件。认真学习贯彻《陕西省律师条例》,开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主题活动,全省1.6万名律师服务大局的主动性不断增强。

在推进刑事执行规范化上实现新突破。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意见》《监狱计分考核罪犯工作规定》,定期组织开展“减假暂”案件全面评查和“双随机一公开”交叉检查。准确把握监狱工作职能定位,部署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在省马栏监狱开展普法助力罪犯改造工作试点,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制定《陕西省社区矫正机构刑事执行权责清单》,加强“智慧矫正中心”建设,促进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与业务融合发展。

在加强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做好司法行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力巩固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全年查处厅直系统干警违纪违法案件15起15人。研究提出“十带头”“十表率”要求,扎实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部署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和机关效能专项整治,从严整治“庸懒散慢虚浮粗”顽疾,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建立班子成员联系包抓机制和机关效能“红黑榜”制度,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县区、镇村和监所开展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主要负责同志利用半年时间走遍10个市21个县区和32个监所。

下一步,陕西省司法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立足司法行政“一个统筹、四大职能”,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抓规范、树形象,强基础、提效能,奋力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省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供稿单位:陕西省司法厅)

 

责任编辑:黄筱婷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