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枫”徐来 “织”满平安
在“童装之都”看见最美“枫警”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3-06-16 来源:法治时代网

通讯员 王勇 蒋兰芬

八百里太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六月的南太湖畔,粼粼碧波、点点白帆、丛丛芦苇。

“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改革开放40余年间,南太湖畔的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从一条0.5平方公里的“扁担街”已发展成25平方公里的“中国童装之都”,集聚了1.4万家童装企业,三十多万寻梦者来织里发展,流动人口比重超八成,人口密度是杭州主城区的3倍。

在织里的镇中心,一座造型为三名织女背对背挽手成圈的“织梦”雕塑静静矗立,她象征着齐心建设和谐家园。对织里而言,这是希望,亦是逐梦。

时装看巴黎,童装看织里。在时尚前沿的经纬之中,湖州市公安局织里分局织南派出所,这个全省首批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最美警队,正在“织”出一方新天地。

 

警务“织”难,“织”出由乱到治的蜕变

织里镇彩纷路上,电商主播老曹和一家童装店闹了一点小矛盾。原来,老曹跟这家童装店订了一批货,但童装店把尺码弄错了。老曹要求换货,老板不肯换,老曹一气之下把店里的椅子砸了。

“怎么又是你,老曹?”当沈宝林赶来时,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熟人,原来老曹的暴脾气就是出了名的,老沈已经不止一次调解过他的事情了。老曹见来调解的是宝林大哥,脾气已经去了一大半了。


图片.png

织南派出所专职调解员沈宝林成功化解一起劳资纠纷

 

问过情况后,“端水”大师老沈首先就是对老曹的批评,“改改你的臭脾气吧,有事就好好说,我就不信你有理老板还能亏待你。”面对一脸无奈的老板,老沈也是好心劝慰,“老板,和气生财,尺寸有错你给换了就是了,吵嘴几句的功夫,好几单生意都给吵没了。”

在沈宝林的耐心调解下,老曹同意赔偿150元买一把新凳子,虽然老板同意退货,但老曹表示货物也不退换了,他能把这批货卖出去。

一杯水、一份调解书、一张嘴,靠着这三样法宝,15年调解8000余起纠纷、织南派出所金牌调解员沈宝林见证了织里的蝶变。

作为土生土长的织里人,他犹记得当年两把大火、税收代征事件,织里这座人口组成多元、结构严重倒挂的新型小城镇,警情多、纠纷多、隐患多。而如今,织里从一个环境差、秩序乱的“大工厂”已然转变为和谐安定、百姓安居、共同富裕的产业新城。

警情背后就是风险,要把各类风险隐患、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根源上把问题解决“源头”,织南派出所探索着最具织里特色的警源治理新模式。

在治南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内,一面大屏,滚动着各类警情信息。这个“清警”应用小场景,建立涉童装产业黑名单、涉企异常报警等数据模型,数据随用即得、战法随想即成、警务效能倍增。

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2020年,织南派出所全力推动,在镇社会治理中心织南分中心组建了由12名专职人员组成的“民生综合服务队”,来处置非警务警情,“老百姓吹哨、服务队报到”就是对群众的承诺。

这是全省首个24小时运行的非警务事项社会化处置中心,由镇社会治理中心织南分中心牵头,5个社会化组织派员入驻、N支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矛盾纠纷警情排查化解实现闭环处置。运行以来,中心调处率达到94.6%,返流率下降75.8%,民警日均少出警17起。

聚焦生态警务,在治安生态下足“绣花功夫”,织南派出所构建支部联建、队伍联训、服务联动、巡防联勤、纠纷联处、执法联助“六联机制”的“城警一体化”模式;精细化落实“派出所主防”,全所有效警情年均下降5.8%,流动人口“三率”连续排名全市第一;民转刑、行政败诉、亡人火灾、安全生产事故、网络舆情等实现“零发生”。

 

平安“织”道,“织”出由治到智的蝶变

一子落而满盘活,改变在织里的每个角落悄然发生。

织里因企而兴、因市场而兴,辖区年均1.5万起警情中接近70%都涉及企业。

 

图片.png

“e企安”自治服务点安全顾问接受企业员工咨询

 

2022年,织南派出所会同东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探索企业自治管理新模式,率先探索打造湖州市第一家“e企安”自治服务点,建立有安全顾问、有内保专班、有安防培训场地、有员工服务热线、有调解工作场所的“五有”标准,通过员工推、车间选、支部聘的方式选聘12名安全顾问。

今年3月,员工小许时常笑眯眯玩着手机,进入了热恋状态,还经常跟工友谈论怎么投资理财挣大钱。公司安全顾问看出了端倪,他不断追问,击碎小许的“恋爱暴富梦”,但即将转出去的62万“血汗钱”却保住了。这便是“e企安·365”工作体系下,企业自我管理、自主治理成效的一个典型缩影。

在危机中孕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e企安·365”打造着现代化警务体系中的企业版“枫桥经验”。

“文体中心防暴巡逻已完成。”在织南自家人钉钉群组织架构下的商场市场群内,文体中心物业发来一条信息,并配上了巡逻照。有什么事情就能在群内发,民警24小时在线进行指导。

“同芯治理”亦是同心治理,“e企安·365”把辖区主要企业、单位放进同一个框架体系,将服务延伸到“最后一纳米”。通过“民芯对讲”实时对讲应用,550家企业、单位安保负责人可以在线与派出所交流,实现警企沟通“零时差”。

每月,织南派出所通过“e企安·365”召开行业例会、组织安全巡防、规范合同签订,让业内人解决业内事。开发的“e企安·365”为企服务平台,每月智能评估企业平安态势,有效指导企业开展自我管理、自主治理工作。

截至目前,“e企安”体系已经覆盖辖区3000余家企业,涉企警情同比下降31.3%,企业自我管理、自主治理能力大幅提升。“e企安”365也多次登上《人民日报》《人民公安报》等媒体,该做法也得到时任副省长、公安厅长王成国批示肯定,并要求全省借鉴。

 

图片.png

织密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构建最强“小脑”

 

当数字化改革的东风吹来,织南派出所撬动了智慧警务的支点。在全市首创“云眼睛”系统,日均访问量近万人次、日均推送预警信息160条;织密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每平方公里监控720路,密度是全省平均的76倍;建立e企安企业自治力指数,纳入主体员工6.1万人,归集数据1000多万条,成功入围了全省公安大脑最佳指标指数;搭建群租房“蜂巢”应用场景,有效破解以往流口登记、人员管控等难题,实现“人工扫楼”向“智慧管楼”转变。

 

百姓“织”礼,“织”出由智到礼的涅槃

“平安大姐”工作室,是织里镇纠纷调解的一张金名片。发起人徐维丽来自辽宁海城,2003年来到织里镇经营童装,把织里当作第二故乡。“这些年我在织里赚了钱,口袋富了,总想着为这片土地做点贡献。”

2022年底,一家服装厂拖欠大量加工费。“我们来帮忙解决。”身着红衣的平安大姐此话一出,仅用三天时间就联系上了老板家属,通过协商、垫付、公益基金担保等方式完满地解决了加工厂的燃眉之急。像这样的纠纷,平安大姐每年都要解决900多件,挽回损失1700多万元。

正如她们穿的红衣一样,平安大姐们热情似火,出了名“爱管闲事”,谁家拌嘴、谁家吵架,她都第一时间前去劝解。

“平安大姐”志愿团由来自24个省市的30名织里女企业家组成,她们长期入驻在织南所,平时做童装生意,遇到纠纷就充当调解员,年龄、性别和地域的优势,让她们既懂童装行情,更懂人心。

驱车穿行织里的大街小巷,“织里·知礼”的标语映入眼帘。通过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等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新老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一批正能量公益联盟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图片.png

平安公益联盟队员开展安全大走访

 

几年间,织南派出所又先后促成“平安公益联盟”、志愿者服务实体平台建立,不断发挥群防群治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群防群治力量由原来的不到500人,增加到现在的8000多人。爱心妈妈、濛初护学、金融卫队等各个年龄段的平安志愿者队伍正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织里独有的为民服务“知礼”品牌正在熠熠生辉。在织里,“外地人”的称谓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则是新织里人的呐喊。

织里镇从“扁担街”一路走来,用勤劳和汗水书写了无数生动鲜活的故事。清“枫”徐来江南岸,扬帆启航正当时,织南派出所正在太湖南岸织就一片山水相融,警民共生的新“枫”景,为童装之都的不凡追求保驾护航。(供稿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织里分局)

 

责任编辑:黄筱婷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