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五大工程建设的思考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0001-11-30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作者:广西南丹县司法局 吴和青 卢秋群

 

    今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委、市人民政府根据该市发展现状,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提出了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是全面实施“五大工程”(即产业增量提质工程、城乡新貌新风工程、民生保障提升工程、开发扶贫攻坚工程、执行力提升工程)建设,这是推动全市各项工作“上档进位”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纪检监察部门,必须找准切入点,以服务发展和助推“五大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已任,坚决防止和纠正违背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错误行为,从思想、作风和纪律上为“五大工程”建设的贯彻落实提供保障。

 

    一、拓宽思路,努力为地方产业增量提质工程献计出谋

 

    产业增量提质工程的重点,就是要在新园区、新项目、新产业、新效益上下功夫,要以最大的胆略和勇气,谋划和推动工业化进程,务必在新型有色金属、清洁能源、生物化工、绿色食品、蚕茧丝绸、生态旅游六大新型特色产业上,形成新的产值和新的效益。因此,纪检监察部门应当创新思路,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为地方产业增量提质工程献计出谋。一要依据当地实际,把好企业有关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准入关,协助他们选好投资方向,避免重复投资与盲目建设。二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在企业的立项、论证、招标、承建、投资、生产、管理等环节上,进行实时监察和相应服务,确保企业健康发展。三是根据地方企业分布情况,引导符合条件的同类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形成股份公司,推动企业上档进位,提质增效。四是做好企业技改与复产的相关服务,使其符合国家环保、产业等相关要求和政策。五是鼓励引进协作性好、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环保清洁的优质项目,以优质项目带出优质产业,以优质产业带出产品增量。

 

    二、发挥职能,力促城乡新貌新风建设顺势发展

   

    所谓城乡新貌新风工程,就是要按照河池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桂西北美丽特色山城”的目标,充分利用中央和自治区对城镇保障性住房以及农村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建设的契机,加大城区、乡村风貌改造和建设力度,做大城乡新区、新村增量,以新带旧,以新促变,并在新区、新城、新村、新貌上取得新的成效。针对这项工程,纪检监察部门要围绕自身职能,尽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汇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到地方新区、新城的科学规划和建设中去,并为本地有关建设的立项、投资、兴建提供政策依据。二是积极抓好联系村(社区)的新村建设工作,在指导和帮助他们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寻项目、找资金、办物资,使新农村及其水电路等附属设施建设上档进位,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优化。三是以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为平台,在城乡主要地域建立廉政文化宣传长廊、橱窗、标牌和警示辞条,适时发布有关廉政文化建设的最新消息、动态;向农村(社区)赠送廉政文化图书、画报、影像等资料,供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阅读、观看;充分发挥群众文艺团体的作用,利用各种节日和重大活动,积极组织廉政山歌会、廉政书法绘画摄影展、廉政文艺晚会以及其它相关的文化体育活动,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营造出一种“思廉、保廉、促廉”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统筹谋划,确保民生保障提升工程全面推进

 

    民生保障工程,是近几年来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重大惠民决策,这项决策能否贯彻落实,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问题。因此,作为纪检监察部门,必须统筹谋划、积极配合和协调好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工作,以确保民生保障提升工程全面推进。一要围绕“以人为本”这一原则,充分用好国家民生政策,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做足文章,使富民、利民、惠民、爱民、亲民和安民工程能够迈上新的台阶。二要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尤其是在劳动创业、住房安居、文化体育、人口计生、物价稳控、社会管理等方面有所作为。三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上下一心,统筹谋划、综合实施,确保民生保障提升工程的全面推进。四要倾听基层意见和群众呼声,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用民主的办法推进民生工程。五要加大执法监察、审计监督、财政检查力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民生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努力提升群众的知晓度、满意度。

 

    四、创新方式,助推新十年扶贫攻坚工程向前迈进

       

    在开展新十年扶贫攻坚工程过程中,纪检监察部门要转换思路和创新方式,从传统的扶贫开发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围绕部门职能,加强对扶贫攻坚工作的监督检查,纠正和查处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确保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一要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及临时救助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五保供养资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及农村残疾人扶持资金等专项资金申报、审批、拨付、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二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监管力度,建立完善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等监督管理办法,严格培训项目申报审批程序,及时向社会公布培训机构、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收费标准、补贴标准、就业去向等内容;认真开展对培训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坚决查处骗取、套取、挪用、贪污、私分专项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最大效益。三要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规范管理,严格防止挪用、挤占、贪污、截留建设资金等行为发生;督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加强学校食堂会计核算和内控制度建设,规范学校财务管理,严格责任追究,防止克扣、浪费、冒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的行为;严格农村学前教育资金使用和收费管理,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和家长监督。四要推动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建设和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强疾病防控,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对农村卫生事业财政拨款资金分配、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新农合资金监管,提高农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五要着力保障“千村公路通畅工程”和贫困地区坡耕地改造及基本农田整治建设以及农村饮水安全解困工程的稳步实施,加强建设资金预算管理、资金拨付、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建设资金落实到位。六要督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各项政策,特别是有关搬迁对象、搬迁方式、安置方式、补助标准及建设内容等方面的政策规定,严格按照标准抓好工程建设管理,依法依规管好用好建设资金,确保项目建设按质按量完成。七要推进学校师生、乡镇卫生医务人员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深入实施,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落实招投标制、法人负责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和质量终身保证制,确保项目质量。

 

    五、强化带动,全面增强机关干部政策执行力

 

    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思路能否获得实现,关键在于各级各部门是否认真贯彻落实。因此,纪检监察部门要在这方面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强调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领导的榜样可以凝聚人心,部属的服从可以聚集干劲。领导的表率作用树立起来了,群众的服从意识就会自然增强,执行力度也就自然得到提高。因此,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在政策领会、制度遵守、维护团结,服务大局等方面形成自觉和习惯。二要对执行力提升工程进行督查。执行力的强弱程度,有时候是错综复杂的,它关系着个人权力、局部利益和公共权力、国家利益的取舍,因此,这就需要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执行力的定期检查和考核,特别是在干部任用、公车管理、项目承包、物资采购、资金支付、外出考察等方面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门督查,遏制执行力不强和违纪现象发生。三要强化责任追究。对那种职能不履行,政策不落实,任务不完成的地方和单位,必须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要认真查处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的行为,造就勤政廉政、务实高效的国家机关和干部队伍。四要坚持戒骄、戒懒、戒空、戒虚、戒假、戒奢的“六戒”思想,将其结合到个人、部门和具体工作实践中去,用以提升各地各部门自身的政策执行力,从而推动本地本部门各项工作的向前发展,确保整体目标和工作任务的顺利实现。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