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检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品牌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3-12-26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文 刘忠游 李小花) 12月23日,第二届“新时代江西十大法治人物”颁奖典礼在南昌举行。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胡晨琳作为全省检察机关唯一代表当选。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检察院班子成员、部门正副职在院迎接胡晨琳同志载誉归来,并召开座谈会。萍乡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周克纯,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周波,安源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叶建交出席座谈会并表示祝贺。

 

image.png

胡晨琳当选第二届“新时代江西十大法治人物”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更属于检察官这份职业,属于全体捍卫公平正义、践行初心使命的江西检察干警。我将不负所托,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坚守为民初心,恪守法治精神,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让指控犯罪更加有力,让检察履职更有温度,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

颁奖典礼上,胡晨琳发表了如上获奖感言。


晨曦工作室:拨开乌云 向阳而生

安源区人民检察院作为萍乡市主城区检察院,每年刑事案件办案量占全市近四成,其中涉罪未成年人和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年均约百人。

针对这一现象,2018年,胡晨琳牵头创立的晨曦工作室秉持对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用晨曦之光照亮迷途孩子的回家路。从此,一支集司法办案、预防帮教、司法保护、法治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作团队开始活跃在安源各处。

 

image.png

晨曦工作室团队

 

为提升对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效果,安源区人民检察院在全省首创“检察官+司法社工”未成年人帮教关爱模式,同步加强与学校、家庭的配合,形成“检察+社工+家庭+学校”四位一体帮教体系。2021年以来,联合司法社工对99名未成年人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13份,帮助42名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帮助28名在校学生继续完成学业,为9名未成年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借专门学校的力量,形成“检察+专门学校”的教育矫治新方法。在萍乡市阳光学校建立“晨曦关爱工作站”,根据专门学校工作的特殊性和在矫未成年人的教育需要,专门制定教育矫治方案,积极配合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开展教育矫治工作。

 

image.png

胡晨琳走进校园

 

据了解,近年来,安源区人民检察院依托“晨曦工作室”,主导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推动形成社会化保护合力,在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中展现了担当作为。该院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维权岗”、“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突出单位”等市级以上荣誉21项。

目前,安源区人民检察院联合第三方在晨曦工作室的基础上,研发上线全省检察机关首个未成年人保护综合平台——“晨曦云平台”,开启了安源数字化检察精准帮教罪错未成年人的新篇章。据了解,“晨曦云”保护范围延伸覆盖辖区内11个乡镇(街道)、114个村(社区)、87所学校、4.6万名未成年人,已成功帮助39名涉罪未成年人回归正常生活。

“晨曦工作室”,是安源区人民检察院通过自身优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品牌工作。而“晚晴工作室”则是安源区人民检察院通过抓党建,引领离退休干部充分发挥独特优势打造了另一个品牌工作。

 

晚晴工作室:退而不休散余热

在安源这片有着光荣传统的红色热土上,安源区人民检察院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断汲取安源红色基因和力量,充分发扬“义无反顾、团结齐心、勇于斗争、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奋力推进安源检察“作示范、勇争先,全面争先领跑”,他们就是晚晴工作室的全体成员。

为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工作经验足、人生阅历丰富的优势,在法治宣传、矛盾调解、关爱青年中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用热情与爱心绘就一幅活跃的人间“晚晴图”。2020年,安源区人民检察院通过搭建工作平台,打造服务型党支部,积极引导该院离退休干部组建“晚晴工作室”。

 

image.png

晚晴工作室

 

据了解,“晚晴工作室”由4名退休干部受聘担任专职听证员,每周二、周四固定到院参加公开听证会;5名退休检察官开展接地气、受欢迎的法治宣传,自编自导自演的防范养老诈骗系列情景短剧获点赞超3万次。三年来进社区街道、老年大学讲解防范养老诈骗、电信诈骗等法律知识20余次,以生动的案例讲解、接地气的语言表达赢得了群众好评;任区检察院听证员参与检察听证,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与人生阅历,有效化解社会矛盾55件次。退休干部党支部被评为江西省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安源区人民检察院创新打造“一老一小一专家一队伍”工作品牌,综合运用打击、保护、预防检察手段,延伸检察职能服务基层,多想一步、深做一层,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妥善化解社会矛盾,为助力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安源检察新力量。

(责任编辑:刘丹)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