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李自彪 通讯员 朱五东) 仓廪实、天下安。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近日,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朝阳镇西园村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标段现场,挖掘机正忙着开垦铺设道路,施工人员配合机械有序开展硬化作业,一条条机耕道路已逐渐成形。
“原来我们这条河是被绿植覆盖的,泥沙堆积,基本上雨水一来就会漫到地里,庄稼全部被水淹,哪里还会有什么收成?”说起以前,朝阳镇西园村村民深有感触。
“通过实施农田整理,田间路网、灌溉与排水,供电与提灌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农业增效、农民增效,改善百姓“基与耕”的便利条件,农田建设项目完工之后,机耕道通达率90%以上,灌溉与排水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信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郑华峰说。
据悉,近年来,上饶市信州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投入近1.7亿元推进“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针对有些高标准农田建设地块中坟堆高耸,土堆垒垒的情况,信州区出台了《关于信州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区实施平坟还田的工作方案》,在沙溪镇五里村、李家村开展“平坟还田”工作试点。仅五里村就在农田建设范围区平(迁)坟143座,新增耕地10亩。
此外,信州区积极探索创新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保险模式,通过与中国人保上饶分公司合力,引入 “工程质量+自然灾害+管护服务”一站式维修养护保险机制,着力做实 “保险介入+风险管控+科技赋能”,为所承保的农田提供 “全时段、周发现、即整治”的巡查体系、实现农田建后管护有主体、有人员、有资金、有标准,有保障的常态化管理体制。
如今,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信州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根本改变,种植面积、种植水平、综合效益逐年增加,信州全区高标准农田已占总耕地面积的八成以上,一幅以农业科技助推乡村振兴的全新图景正徐徐展开。(供稿单位:上饶市信州区农业农村水利局)
(责任编辑:王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