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林 臧奇升
她躬耕执行八年,透过案件,感受人生百态,却热情不减;她是孩子们的法治副校长,坚持普法宣传,只为下一代向阳生长;她是业余写手,时常夜半挑灯码字,希望法治故事里的悲欢离合能够警醒世人。她,就是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二级法官胡紫娟。
火眼金睛识破“喂猫”伎俩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申请执行人舒雪(化名)与被执行人孙华(化名)本是密友,在孙华遇到困难时,舒雪倾囊相助,救孙华于水火之中。然而,渡过难关的孙华却带着财产人间蒸发了,为此几乎搭上全部身家的舒雪几近抑郁。
发现孙华的踪迹后,胡紫娟带着法警火速奔赴异地。身负多起债务的孙华“斗争经验丰富”,绞尽脑汁规避执行:扔掉实际使用的手机、删除留有支付记录的APP、谎称有高消费记录的手机是奶奶在使用……孙华的这波操作被胡紫娟一一识破,将他拘传回南京。在后续查找财产的过程中,为帮助孙某规避执行,其父老孙趁人不备,拎着一个黑色垃圾袋——“下楼喂猫”……
再“聪明”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经过一遍遍“地毯式”的搜查,胡紫娟带着执行人员在一处不起眼的废弃洗衣机里找出了这包“垃圾”,打开一看,名牌珠宝、金银首饰、厚厚的美金赫然呈现在眼前。
图为胡紫娟法官执行现场
经过两个昼夜的奋战,最终执行到了近130万元,胜诉判决转化成了申请执行人舒雪手中沉甸甸的“真金白银”。而孙家父子也因规避执行,自食恶果,被司法拘留。
胡紫娟说:“在执行工作中,有时虽然累得走路都像在漂浮,但是申请执行人一句充满感激的‘谢谢’,瞬间便会让我如释重负,而这也是对我最大的慰藉和激励。”
善意文明点亮他人心灯
被执行人小宋从小就是很多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成绩优异,一路读到大学,并留校任教。然而小宋的爸爸却嗜赌如命,输红了眼的老宋要求女儿办理信用贷帮他翻身。小宋心软,拗不过亲爹,在两家银行办理了信用贷。谁知承诺一起还贷的老宋,在拿到贷款后就离家出走了,无力还款的小宋成了被执行人。
“我这辈子都完了,借的钱虽然一直在还,但利息不停在涨,不知道退休的时候能不能还清。三年了,我没有休息过一天,除了正常上班,晚上和周末,我一有时间就做兼职,只想多挣点钱……”这个不到30岁的姑娘,华发早生、眼神空洞、泪流满面。
怎么帮助小宋从泥沼中走出来呢?胡紫娟开始了自己的努力。她多次苦口婆心地反复与申请执行人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讲明小宋的特殊情况和困难处境,最终两家债权人都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减免罚息和停止计算利息,并同意法院仅扣划小宋每月工资的一半偿还债务,另一半留出来作为小宋和妈妈的生活费、医疗费。
两年后,小宋的案件执行完毕。卸下沉重十字架的小宋,心中又燃起了久违的光:“终于可以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我要为自己活一次。”
图为胡紫娟法官法治宣传教育现场
8年来,胡紫娟在玄武区多个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共开展讲座30余次,“防校园暴力”“防溺水”“防性侵”……她把一个个专题通过法治小故事的形式融入法治宣传教育中,让青少年潜移默化地了解法律、敬畏法律、守护法律,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扣子”。
胡紫娟还结合执行工作实践,把大量的业余时间投入到更大范围的法治宣传教育之中。她总是说,执行工作中有太多故事,或叫人警醒、或予人力量、或令人深思,把这些故事整理成章加以宣传,既能还原执行现场,让群众了解执行、支持执行、配合执行;又能以案说法,让群众在鲜活的执行案例中学到各种法律知识。同时,讲好这些执行故事,还能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更好地树立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多年来,她笔耕不辍,以执行工作中的案例为素材,写下了几十个生动的执行故事,其中多篇稿件在最高法院和省、市法院公众号刊发,并被多家新闻媒体转载报道。
面对办不尽的案子、解不完的矛盾,也曾有人问她:如果你提前了解这份职业的AB面,清楚了执行工作之中的辛劳与繁重,是否还会选择走上这条道路?
“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份职业,坦然地经历这份工作的喜悦和坎坷,完成人生的历练、打磨与圆满。因为,几年来的执行工作,已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是离信仰最近的职业。”胡紫娟的回答平和平静而又铿锵有力。
图为胡紫娟法官办公现场
人物简介:胡紫娟,现任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二级法官,先后获评“全市法院优秀工作者”“玄武区优秀公务员”“玄武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玄武区最美网格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供稿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