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云龙法院:“延时特色课程”步入规范化管理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4-09-24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吴付敏 通讯员 邵其琪 李欢然)“贵院提出的《关于加强“延时特色课程”管理的司法建议书》,我局高度重视并及时部署落实整改措施,结合法院提出的意见建议,着重提出了关于加强课后延时服务管理,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相关要求。”这是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收到云龙区教育局司法建议回复函中的内容。

此前,云龙法院针对一起姚某诉某小学确认劳动关系一案中发现的问题,向区教育局发出《司法建议书》,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学校延时特色课程管理规范化、用工规范化、监督规范化。


劳动关系不明成特色课程工伤赔偿“梗阻”

云龙法院审理了一起姚某诉某小学确认劳动关系案件。姚某在某体育俱乐部教授篮球,后经朋友介绍在某小学带队进行篮球延时特色课程训练,姚某与俱乐部及学校均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后姚某在授课做篮球示范动作时不慎受伤,因未获得赔偿诉至法院要求确认与学校存在劳动关系。经审理,姚某未能证明其受伤时从事的教学内容系该小学的业务组成部分、由该小学安排,故姚某、该小学之间不符合劳动关系的相关特征,对姚某要求确认与该小学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判决生效后,双方均表示服判息诉。

该案审结后,云龙法院以该案为基础,结合类案进行梳理剖析,发现近年来,法院在审理涉及中小学延时特色课程相关侵权、劳动纠纷案件增长趋势明显,由此引发的纠纷矛盾、学生伤害事故亦不容忽视。


以司法“小建议”撬动校园“大治理”

经调研发现,延时特色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安全教学管理缺失、用工管理不规范、缺乏统筹管理规划等,这些将会增加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风险、劳动人事纠纷风险,并且难以确保课程效果。

为进一步强化特色课程管理,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云龙法院随即向区教育局发出《司法建议书》:

一是学校要强化特色课程的系统设计,课程管理规范化。建议学校加强整体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样、可供选择的课程。对于风险性高的特色课程务必做专业安全论证。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开展课程培训中,应注重课程中监管,做好预警方案,确保突发事件的及时、妥当处置。

二是学校要加强特色课程施教人员队伍建设,用工管理规范化。健全特色课程施教人员准入门槛,选取工作责任感强、教学水平高的施教人员。应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用工、合作方式,厘清职责,避免用工风险。

三是教育主管部门要不断完善特色课程的监测与淘汰制度,监督管理规范化。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常规课后的有偿延时特色课程服务纳入统一监管范围,建立健全课程监测修订制度。要设置不同的辅导机构准入条件,将符合准入条件的辅导机构纳入学校可选范围,强化审议审核、备案、课程教学管理等制度建设。

云龙法院通过研判案件背后校方管理薄弱环节和延时特色课程中存在的监管漏洞,针对性发送高质量的司法建议,并注重跟踪问效,促进司法建议“质、量、效”同步提升。


助力特色课程步入规范化管理法治轨道

办好个案只是“治已病”,只有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助力校园延时特色课程步入规范化管理才能“治未病”。

近年来,云龙法院始终坚持审理与治理并重,针对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提出确有必要又切实可行的司法建议。

下一步,云龙法院将持续聚焦民生问题,及时通过司法建议的方式与相关行政部门加强联系沟通,相互协作,为基层综合治理“把脉开方”,实现“建议一件、治理一片、服务一方”的社会效果。(供稿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王凯伦)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