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郭鼎兴 通讯员 陈鸾英)“最痛恨的还是校园欺凌!”从检16年,见过形形色色各种犯罪,当被问起最痛恨的是何种行为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校园欺凌不只是青春之痛,更是社会之痛。
陈鸾英,目前任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专门负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2022年的某一天,8个12-16岁的少男少女,对一个12岁的小女孩实施了令人发指的性霸凌行为,并对小女孩拍摄了不雅视频。该案由公安机关移送到南靖检察院审查起诉。通过对被害人进行办案家访,得知小女孩精神遭到极大创伤,自闭、成绩下滑,作为经办检察官,陈鸾英感到十分痛心。
该案中只有1个16岁的犯罪嫌疑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其余7人均因未达年龄而无法进行刑事处罚。当时并未建立专门学校,对这种未达追责年龄的涉案人员无任何惩戒措施。“不能就这么一放了之”,她暗下决心。最终,除了依法起诉1个犯罪嫌疑人外,她引导、支持被害人对其余7个欺凌者及其监护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最终法院判决支持数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
“一个也不能放过!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从此以后,深挖每一个案件,追责同案犯以震慑潜在的犯罪分子、救助弱势群体成为她致力的方向。
“花儿应当绽放在阳光下,不该凋零在阴暗里。”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屡屡出现,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防范侵害未成年人,守护花季是我们的责任。”对于每一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她坚持做到边严打边预防。
2023年,针对一起发生在校外寄托机构的猥亵学生案件,她作为未检组负责人,依法提前介入,监督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后“零口供”指控犯罪,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同时她走访调查涉案及周边数个校外寄托机构,发现存在消防、饮食卫生等安全隐患。她汇报领导后,该院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并向县政府呈报专报件,促成全县推进校外寄托机构专项整治,让校外托管不“脱管”。
“上医治未病”,她经常说法律应当提前就位,防范在前。为增强未成年人守法意识及防范侵害意识,远离犯罪,她走进校园、社区等地广泛开展法治讲座。她的讲座中,总少不了两个主题,一是防校园欺凌,二是防性侵害。
2021年,由她参与打造的“萤火虫”未检工作室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正式运行,她带领未检团队致力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尝试“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看”等多种普法方式,如结合办案实际,打造预防侵害未成年人沙画视频《守护花季》。该视频被最高检、省检、市检察院等部门微信公众号转发推广,同时获评漳州市“法治新时代,普法你我他”普法短视频创作大赛一等奖。
“有才气、有个性的女子”是别人反馈最多的评价。她喜爱文字,擅长宣讲。她撰写的《检察官老陈》《家访》《正义之旅》等小小说、散文曾多次在福建省、市检察机关组织的“我心中的检察官”“法在我身边”等主题征文比赛中获奖;她的宣讲作品《法治“童”行 护航成长》获得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的“感悟思想伟力,建设模范机关”主题宣讲比赛一等奖;她曾多次代表单位参加市政法系统演讲比赛并获奖。她承办的案例曾入选“2024年度漳州市妇女儿童维权十佳案例”;还曾获得“优秀公务员”“优秀员额检察官”“个人三等功”“全市未检业务竞赛能手”“漳州市最美春蕾安全员”“漳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福建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人是中老年,事业是未成年”,这是她一语双关的自嘲。在职场晋升上,她知足、佛系,在工作中却干劲十足,朝气蓬勃地投入“未成年”这个朝阳事业。
她常说自己能力一般,如果还值得称赞,那就是保有一颗质朴检心,始终相信并践行“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希望自己“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供稿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检察院)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