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儿童福利事业新亮点 4年内5次提标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4-12-04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 (李岩) 12月3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情况,青岛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江联军,青岛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帅,青岛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处长季芳,青岛西海岸新区民政局党组书记马志广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近年来,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岛市民政局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儿童工作理念,切实提高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实施儿童福利机构“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儿童福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困境儿童保护机制研究、家庭监护评估研究获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二等奖,心理关爱服务经验获2023年全省民政工作优秀创新案例并被全省推广。今年4月,全国儿童福利暨儿童福利机构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工作会议在青岛市召开,青岛作为全国工作标杆作典型发言,民政部、省政府领导同志对青岛市儿童福利事业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工作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推动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用心用情用力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提标扩面,强化孤困儿童兜底保障

4年来,青岛市先后5次提高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其中,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费从每人每月1500元提高到2788元,社会散居孤儿包括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从每人每月1200元提高到2230元,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500元提高到1867元。4年内5次提标,在我市儿童福利保障史上尚属首次,现行保障标准居全国前列。截至11月份,全市共有机构养育孤儿107人、社会散居孤儿296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428人、重点困境儿童799人,1-11月份共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5208万元。开展“护佑健康”孤困儿童大病保险项目,共为全市3000多名孤困儿童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险和意外伤害险,为孤困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和“青慈筑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项目”,为年满18周岁后在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学年发放一万元的助学金,共投入善款765万元。

 

层级联动,优化儿童关爱服务网络

持续完善“市-区(市)-镇(街)-村(居)”四级服务网络,延伸关爱服务触角。目前,青岛市共建成11处市级和区市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38处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提升1038处城乡社区儿童服务阵地服务能力,充实138名镇(街)儿童督导员和2089名村(居)儿童主任,实现基层儿童工作网络全覆盖。扎实推进“三亮三学三做”儿童主任赋能行动,编发《青岛市儿童主任工作手册》,开展赋能培训、演讲比赛、优秀儿童主任评选活动,不断激发工作队伍生机和活力。推进儿童福利机构“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先后投资1.23亿元改扩建市儿童福利院,成立康复医疗中心和特殊教育学校,打造动物园、游乐园等“五园式”机构,建立电子档案一体化系统,组织在院孤儿到济南等地开展研学活动,组建1280人的“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形成养育、医疗、教育、康复、安置和社会工作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态势,获评山东省“三提四优一创”示范标杆儿童福利机构等荣誉称号。

 

多维发力,打造儿童关爱服务品牌

围绕“岛城有爱 青情卫童”儿童工作品牌,聚焦儿童成长需求,积极搭建关爱服务平台,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市民政局、市委宣传部等20个部门联合出台《青岛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围绕精神素养提升、监护提质、精准帮扶、安全防护、固本强基五方面开展23个专项行动,建立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的全链条保障体系。在今年春节、“六一”期间,全市民政系统共动员儿童工作者4800余人次,深入3500多个孤困儿童家庭走访探视。联合市教育局等5部门开展“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宣传月”活动,通过浮山湾灯光秀、地标LED屏播放公益广告,倡导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294场活动吸引2万多人次参与。联合市慈善总会、青岛银行开展“益路童行 圆梦成长”全市困境儿童微心愿项目、“阅书阅世界 阅来阅向上”全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为2400余人次提供价值100余万元的“心愿礼包”和城市人文体验。制作儿童权益保护法规宣传动画视频18部,未成年人保护宣传片《回答》荣获“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中国民政单元优秀作品奖。

 

精准服务,呵护困境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儿童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困境儿童处于身心尚未成熟阶段,亟需政府、社会和家庭给予更多的关爱保护。自2021年以来,我市围绕困境儿童心理关爱服务进行实践探索,创建“1234”困境儿童心理关爱服务模式。即建立一个困境未成年人心理关爱基地,完善线上线下两种服务手段,培训心理专家、专业社工师、一线儿童工作者三支专业队伍,建成心理隐患预警、心理需求服务、压力同步疏导和心理关爱评估四个机制。近年来,线上线下共惠及160余万人次,先后开展上门评估、辅导3400余人次,走访慰问600余人次,建立心理救助档案1100余份,有效解决困境儿童的心理难题,提升其幸福感指数。

 

增强防护,抵御家庭监护潜在风险

为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障,2023年青岛市在省内首发地方标准《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工作规范》,为家庭监护能力评估提供统一、规范和可操作的技术依据。制定《青岛市监护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规程》,建立监测预防、监护干预等“五位一体”的保护机制,当未成年人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或面临危险情形时,实现责有人担、事有人做、工作流程明确,切实改善部分家庭对困境未成年人保护不力的状况,确保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有效救助保护。

下一步,青岛市儿童福利事业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实施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在青岛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扎实做好儿童福利和权益保护工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建立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机制。利用“大数据+铁脚板”手段,搭建青岛市儿童关爱服务平台,开发无感认证模块,通过多部门数据线上共享、模型计算,实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儿童信息实时感知、主动发现。同时,结合儿童主任走访摸排,力争实现“应保尽保”。

二是推进流动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今年,青岛市首次开展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在摸清青岛市流动和留守儿童底数后,将常态化开展监测摸排,并进一步跟进相关服务。联合相关部门实施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发布关爱服务清单,加强宣传解读。持续推进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统筹财政资金、慈善资金,重点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监护职责落实等方面任务,全面提升关爱服务质量。

三是激活基层儿童工作队伍。今年,青岛市民政局联合市法院、市检察院和市公安局建立起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法治副站长机制,138名法官、检察官、警官担任未保站法治副站长,为基层工作队伍充实法治力量,今后将积极开展对未成年人的法制宣讲、监护干预和关爱帮扶等工作。持续开展青岛市儿童福利工作人员、儿童主任赋能培训,重点培训困境儿童和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家庭监护指导等方面工作技能,提升基层儿童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是提升儿童关爱服务品牌。发挥“岛城有爱 青情卫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品牌影响力,持续开展心理健康、圆梦成长等项目,强化服务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鼓励引导各区市创建儿童服务品牌,共同打造品牌矩阵,针对性开展心理关爱、法治教育、监护提质等方面活动,为青岛市困境儿童照亮前行之路。

 

法治时代网提问:

2019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请您介绍一下青岛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情况?下一步有哪些工作举措?

青岛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帅: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主要是指父母双方不能完全履行抚养和监护责任的儿童,通俗地讲就是“事实孤儿”。总体上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大都处于生存、发展的多重困境,是最需要优先保障的一类儿童群体。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福利政策体系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提升生活保障水平。落实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价格补贴联动等机制,近4年来5次提高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200元提高到2230元。

二是健全助学资助政策。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照孤儿纳入教育资助范围并重点资助。对年满18周岁后仍在校就读的中专、大专、本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在继续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的基础上,市民政局联合青岛市慈善总会开展“青慈筑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项目,每人每学年发放1万元助学金。项目共为800人次发放资金265万元。

三是完善助康助医政策。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100%资助。实施“护佑健康”项目,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购买大病保险和意外伤害险。实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保障,梯次减轻医疗费负担,其中普通门诊医疗费的报销比例达到60%。

四是开展关爱帮扶服务。链接社会资源,持续实施微心愿项目,为1400余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实现总价值60余万元的成长微心愿;开展“阅来阅向上”项目,为280多人发放“阅读包”;建立“人生导师”结对帮扶机制,帮助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权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持续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做到应保尽保。二是建立主动发现机制,搭建青岛儿童关爱信息平台,常态化开展信息比对和数据共享,力求精准保障。三是不断完善关爱服务体系,鼓励倡导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关爱服务项目,努力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责任编辑:黄筱婷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