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江西省教育大会精神,近年来,江西省豫章师范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制度-教师-课程-课堂”四个维度发力,逐步探索出一条契合学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课程思政育人之路。
豫章师范学院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育人之路
制度引领:处处讲思政,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
该校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基层组织具体落实、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大思政格局,构建“校园文化浸润、课堂阵地同行、社团活动渗透、劳动实践锤炼”的“豫章师范学院大思政”育人体系。
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上思政课。学校建立思政教师常态化挂点各二级学院推行课程思政研讨共建机制,坚持每学期开展研讨活动,促成专业课和思政课的同频共振。各二级学院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贯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豫章师范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和《豫章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结合学科特色和课程内容提炼思政元素、创新融入方式,凝练校本特色,提升教书育人水平。
教师培养:人人讲思政,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
为切实提升教师思政育人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豫章师范学院在教师培养环节尤为注重课程思政的引导。依托学校应用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常态化组织开展思政教师培训和课程思政能力培训,两年来逾700人次参加课程思政相关培训。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坚持课程思政教学“以老带新,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大幅提升了青年教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能力。
在教学督导与质量监控环节,注重考查课程思政的实施及成效。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各专业教师深入思考“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课程中,使专业课和思政课同向而行”,持续完善教学大纲的课程思政模块和课程思政案例建设。小学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两个教学团队获得江西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名教师获江西省课程思政名师称号。
课程依托:个个讲思政,坚守课程建设“主战场”
课程思政育人的基础在于课程,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到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学校打通育人全链条,跨专业整合全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资源,在产教融合专业示范课、校本特色课、校企合作课、专创融合课等课程建设项目中积累课程思政案例素材,通过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启智润心、润物无声。
2023年学校成功入选江西省首批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2024年获得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万‘子’牵红”红色文化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批江西省高校思政精品项目重点项目。《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与《英汉汉英笔译》2门课程立项为江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无论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思维与成就还是古今中国的精彩故事,都让学生在“四个自信”中,更加积极地夯筑专业应用的能力;《网络基础与组网技术》《行为矫正技术》《油画人物》《少儿舞蹈创编》《武术基础》等22门涵盖不同学科的课程认定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广大教师在课程的“主战场”打好铸魂育人“主动仗”。
课堂教学:课课讲思政,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课堂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启迪人生智慧的地方。该校教学团队携手探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思路,共同挖掘思政元素,“舞姿中的基本站位——子午相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新的高考分数通过数学模型解决了难易试卷的公平排序”“校园定向将红色校友文化融入课堂,通过重走‘长征路’体验革命先辈的艰辛”,越来越多的课堂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斐然。
2024年首届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大赛获得二等奖,在江西省第三届和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赛道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学校各专业教师结合近年来的教学案例和生动实践素材编写出版《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选编》2册。
豫章师范学院将持续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不断完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供稿单位:豫章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王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