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 今年以来,山东省平邑县人民法院联合平邑县交警大队、平邑县司法局等多部门深化道路交通事故一站式联调中心暨道路交通事故审判庭建设,以临沂中院“快捷鉴”司法技术品牌创建为契机,不断探索以鉴促调、以调促审新方法新举措,实现道交纠纷一站式实质解纷。2024年以来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警情19500件,通过道路交通事故联调中心化解18913件,最终成诉587件,成诉率仅3.01%,道路交通案件同比降幅28.33%。
注重解纷资源整合,实现多方联动一站集成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成立道路交通事故一站式联调中心联合党支部,创立“法润‘平’安 ‘邑’路安宁”党建品牌,中心各成员单位在党建引领下,全面构建法院、交警大队、司法局、金融监督管理局、保险公司等多部门相互配合、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形成道交纠纷调解前置、多调联动、鉴定靠前、损害救济为一体的多元解纷体系。
二是统筹解纷力量。以中心为载体,构建“法官+警官+人民、律师调解员+保险理赔员”的道交纠纷诉前联动调解机制,形成交警部门“事故责任调”,特邀人民调解员、双方律师“情理常理调”和法院“法律后果调”的“三重多元调解法”。调解成功的及时出具调解协议,由驻地保险公司快速理赔,调解不成功的就地起诉,由法院依法快速审理。
三是完善便民举措。依托“交管12123”“道交一体化”平台及临沂中院研发的“快捷鉴”自助计算器,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远程定责、远程调解、快速定损等事项,与全市30多家保险公司完成对接,组建微信交流群,就常见案件赔偿标准和裁判规则,统一思想认知,提高保险公司自动赔付率,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
注重服务保障靠前,实现纠纷化解全程衔接
一是约定地址靠前,源头解决送达难题。在行政调解过程中即固定当事人送达地址,并约定该送达地址同时适用于诉前调解及一审、二审、再审、执行等程序,有效解决道交事故纠纷送达难题。二是鉴定服务靠前,奠定调解坚实基础。在联调中心设立“快捷鉴”司法鉴定工作室,实行司法鉴定前置新模式,对道路交通事故涉及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等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的,由交警部门、人民调解员等主动引导当事人到工作室申请鉴定,由工作室指导法官、司法技术人员审核,对于符合诉前鉴定条件的按照法定程序对外委托,鉴定结果出具后,引导当事人返回原调解阶段继续调解。
三是智能计算靠前,快捷理清赔偿数额。发挥临沂中院研发的“快捷鉴”损害赔偿计算器智能优势,由各阶段调解员引导当事人根据鉴定评估意见,自主扫描损害赔偿自助计算器二维码,输入责任认定比例、伤残系数、医疗费用等主要信息后,快速计算相关赔偿数额,合理确定赔偿预期,实现道交案件的快处、快鉴、快调、快赔。
注重司法职能延伸,实现解纷效果全面覆盖
一是到期督促履行,兑现胜诉权益。针对诉前调解案件,常态化开展“回访”工作,督促协议履行,实现案结事了。简化理赔款发放手续,逐步推广案款直接过付,即由保险公司直接打入原告账户,确保受害方权益及时兑现,今年诉前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仅1.23%。二是畅通救助路径,解决后顾之忧。针对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多方救助全程覆盖。对于年纪较大、家庭贫困的无法独立完成诉讼流程的当事人,可以在各个环节申请法律援助。对生活困难、被执行人确无赔偿能力等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明确救助申请路径,联合交警、检察、司法、民政等部门,通过救助基金、司法救助、临时救助及大病救助等形式,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困难。今年以来县交警大队垫付道路救助基金50起168万元。
三是多维普法宣传,增强安全意识。联合县交警大队、县司法局等部门在学校、村居社区、联调中心等场所现场普法,并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发出司法建议等多种方式加大对预防交通事故、安全出行等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力度,让平安出行、遵规守法意识深入人心。(来源: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