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中院发布电子诉讼应用工程工作情况及典型事例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4-12-31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蔡刘泉 张小丽 周钰颖)12月30日下午,江苏省南通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南通法院电子诉讼应用工程“1+3”模式工作情况、2024年数字法院创新成果以及电子诉讼应用工程十大典型事例。南通中院副院长周平、科信处处长万海峰、副处长张蕾参加发布会,南通中院新闻发言人、宣教处副处长谢洲主持发布会。

 

图片.png

江苏南通中院发布电子诉讼应用工程工作情况及典型事例


图片.png

南通中院副院长周平通报相关情况


周平通报了南通法院电子诉讼应用工程“1+3”模式主要建设内容及应用成效。

近年来,南通中院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以江苏智慧法院实践基地和数字法院实验室为依托,持续深化电子诉讼应用工程“1+3”模式建设,为维护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以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及深度应用为抓手,打造“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数字司法模式。以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为支撑,优化司法资源,重塑业务流程,努力构建覆盖全流程、全业务、全要素的南通法院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运行体系;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不断释放执法办案新效能。聚焦案多人少矛盾和影响执法办案质效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数据大模型、区块链等现代技术与司法工作的深入融合,以技术创新推动制度变革、模式重塑、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释放执法办案新动能、增创新优势;

三是推动诉讼服务模式转型,打造更加便捷高效、可感可触的高品质诉讼服务“生态圈”。聚焦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断推进诉讼服务模式转型、机制变革,建立覆盖PC端和移动端、贯通诉讼全流程的在线诉讼服务体系,实现线下、网上、掌上同步运行,为当事人、律师提供跨时空、跨地域、泛在化的一站式诉讼服务;

四是构建数智审管平台,助推院庭长监管更加精准有力。改变过去“人盯人”“人盯案”的传统管理模式,着力解决院庭长“不敢管、不想管、不会管”问题,将审判监督管理的权责清单、监管内容嵌入办案系统,打造覆盖“审判质效监管、重点案件监管、审判权运行监管、专项事项管理”的一站式南通法院审判监督管理平台,为院庭长科学监管提供有力抓手,司法责任制得到“全面、准确、有效”落实。

 

图片.png

南通中院科信处处长万海峰通报相关情况


万海峰通报了2024年度数字法院建设创新成果“诉服e空间”建设情况。“诉服e空间” 是南通法院推动诉讼服务转型升级的务实举措,通过跨网数据安全隔离交换技术,打破内外网数据交换壁垒,搭建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专用便捷沟通渠道,创新性地将网上诉讼、电子送达、在线庭审等系统进行了智能化、高效化整合,形成了一个跨网系、跨场景、跨时空的全新在线诉讼新模式,实现证据交换、文书送达、案件查询、在线调解、电子材料直接入卷等功能,为诉讼参与人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的诉讼服务体验。

张蕾通报了电子诉讼应用工程十大典型事例。包括构建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运行体系,打造数字司法新模式(南通中院)、“诉服e空间”搭建法官与当事人便捷沟通渠道(南通中院)、构建数助审管平台,强化数字改革赋能(南通中院)、365执行全流程无纸化办案运行体系助推执行工作现代化(南通中院、海门法院)、创新打造融和法庭,解锁基层“智”理新方式(南通中院 海安法院)、全省率先研发“法官进网格”平台,助力审执业务全程提速(南通中院 如东法院)、“行政争议在线调处平台”服务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开发区法院 南通中院行政庭)、“AI法官助手”释放执法办案新效能(海门法院)、创新“e简智审”新模式助推审判跑出“加速度”(崇川法院)、智慧物证管理系统助力知产案件审判提质增效(通州湾法院)。

来自中国江苏网、江苏广电、法治时代、南通电视台、南通报业集团、南通广播电台等媒体的记者参加了发布会。(供稿单位:江苏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科信处)

 

责任编辑:黄筱婷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