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宏大舞台上,“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人民公安”常被人们提及,“人民律师”却较少被挂在嘴边。但事实上,律师作为“司法公正”不可或缺的一环,承担着维护法律尊严、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使命,堪称“人民律师”。
知识明灯:照亮法治盲区
社会矛盾的滋生,往往源于法律知识的欠缺。人民群众因不懂法,在遭遇问题时易采取不当手段,致使矛盾激化。律师以其专业知识为“光”,深入基层、贴近群众,通过法律讲座、咨询与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使群众明晰权利义务,知晓依法维权之道。以农村土地纠纷为例,农民对土地承包、流转法规的陌生,常引发土地争端。律师讲解相关法律,让农民理解土地承包经营权规定及流转注意事项,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此类纠纷。
和谐使者:巧化矛盾坚冰
矛盾发生时,律师是中立的调解者。他们运用专业与沟通技巧,剖析纠纷的来龙去脉及责任归属,引导双方理性看待问题,寻求妥善解决方案。相较法院诉讼,律师调解程序简便、成本低、效率高,能及时平息矛盾,避免恶化。如邻里房屋滴水纠纷,律师介入后,阐释法律,组织调解,促使双方达成修缮与配合协议,化解矛盾的同时增进了邻里情谊,维护了社区和谐。
正义护盾:守护弱者权益
社会矛盾中,弱势群体常处于劣势,权益易受侵害。律师作为法律的捍卫者,有义务为其提供法律援助。通过免费咨询、代理诉讼等服务,使弱势群体在纠纷面前不再孤立无援,能够依法维权。比如农民工工伤索赔遭企业推诿,律师接受委托后积极取证,代理仲裁与诉讼,帮助其获得赔偿。这不仅解决了农民工的难题,也警示企业重视劳动者权益,预防了类似矛盾。
稳定卫士:筑牢社会根基
律师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守护者。当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时,律师能及时介入,运用法律手段化解危机,阻止矛盾升级。同时,为政府提供法律建议,助力依法行政,妥善处理矛盾。在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律师向群众普法,引导依法维权;与企业沟通,督促其担责;向政府建言加强监管,成功化解矛盾,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维护了社会稳定。
理念灯塔:弘扬法治信仰
律师是法治精神的践行者与传播者。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进程中,律师以自身言行传递法治理念,引领群众树立法治思维,养成依法办事习惯。办案时,律师严守法律程序,公正对待各方,让群众感受法律的公正权威,从而信赖法律,愿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律师还通过参与立法、司法改革等活动,推动法律制度完善,为社会矛盾化解和稳定提供坚实法律支撑。
展望未来,律师应坚守职业操守,提升自身素养,积极投身社会矛盾化解与稳定维护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长治久安贡献力量。同时,社会各界应给予律师更多支持与理解,携手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让法律之光普照社会,化解矛盾,稳固社会稳定。(供稿单位:福建省达峰律师事务所 作者:刘玲玲)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