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薛志忠 牟淼)近日,成都市新津区发生一起新型电信诈骗案件,诈骗分子利用“线上诈骗+线下取钱+货拉拉送货”的模式,企图将货拉拉当作“运钞车”实施诈骗。幸运的是,货拉拉司机王师傅凭借高度的警觉性和反诈意识,成功协助警方拦截了25.5万元现金,避免了受害人的巨额损失。
民警联系到寄件人调查案情
2月23日15时许,货拉拉司机王师傅通过平台接单,按照订单要求将一只行李箱送往指定地点。然而,当王师傅到达目的地后,收货人却拒不见面,要求将行李箱放在路边。这一反常行为引起了王师傅的怀疑,联想到此前接受的反诈宣传,他怀疑行李箱内可能涉及违法犯罪活动。于是,王师傅果断将行李箱送至新津区五津派出所,并向值班民警闫超峰说明了情况。
“警官你好,我觉得这只行李箱有问题,和你们宣传的诈骗案例很像!”王师傅的警觉引起了民警的高度重视。值班副所长刘磊迅速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新型电信诈骗案件,立即联动新津区公安分局刑事案件侦查大队展开调查。民警通过电话联系到“寄件人”朱女士,询问行李箱内的物品。朱女士起初支支吾吾,称箱内是“借给朋友的一点钱”,但无法提供详细信息。这一反常反应进一步证实了民警的怀疑。
在朱女士到达派出所后,民警对行李箱进行了检查,发现箱内竟装有25.5万元现金!经询问,朱女士透露,她在某投资网站上结识了一名网友,对方以“高投入、高回报”为诱饵,诱导她进行大额投资。在获得小额返利后,朱女士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通过货拉拉将现金运送到指定地点。民警向朱女士详细讲解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朱女士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险些落入骗局。
此次案件的成功拦截,离不开货拉拉司机王师傅的敏锐观察和高度责任感。王师傅在接受反诈宣传后,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异常并报警,为警方争取了宝贵时间,避免了受害人的财产损失。新津公安对王师傅的警觉性和社会责任感表示高度赞扬。
新津公安提醒广大市民:网络交友需谨慎,面对陌生网友的搭讪、邀请,尤其是涉及资金交易时,务必保持警惕。凡是要求将现金、黄金等贵重物品通过邮寄、网约车、跑腿等方式送到指定地点进行投资或交易的,都是诈骗!同时,提醒广大网约车司机,在接单时如发现托运物品简单、运货目的不明、大车运小货等异常情况,应按照快递收件检验标准落实实名登记和开包验视,确保货物安全。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新津公安将继续加大反诈宣传和打击力度,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来源:成都市公安局新津分局)
(责任编辑:王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