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 针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动态管理中存在的“僵尸网吧”“暂停营业网吧”“更改域名网吧”等监管难点,近日,江西省南昌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以问题为导向,创新监管手段,通过“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技术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培训会现场
在江西省网吧协会监控平台技术人员的协助下,该支队对辖区网吧监管系统开展“解剖式”调研,发现部分网吧存在“假休眠、假数值”“系统离线、监管失联”等问题,导致监管系统客户端安装率为0%,严重影响执法效能。支队迅速反应,组织技术骨干、行业协会、网吧业主代表召开联席会议,为网吧监管系统开诊把脉,梳理出“网吧系统屏蔽数据通道”“路由器安装问题”“内容监管平台数据不匹配”三大痛点,为精准施策找准方向。
执法现场
为进一步提升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管效能,破解新技术环境下的执法难题,支队组织召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技术监管平台运用培训会,邀请负责监控平台运行的技术总监李泳现场授课,为执法人员打造了“理论讲解+案例剖析+现场答疑”定制课程。
授课现场
此外,该支队聚焦监管难点,打出了关停备案制度、域名变更预警、动态台账管理和红黄牌警示等创新“组合拳”,通过制度创新解顽疾,以动态管理促长效,
下一步,南昌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将持续深化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探索AI视频巡查、电子围栏等新技术应用,推动形成“数据预警-精准执法-信用评价”的全链条监管模式,为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空间贡献南昌经验。(供稿单位:南昌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责任编辑:王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