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卷首 | 千万不能放松国家安全这根弦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5-04-15 来源:《法治时代》杂志

2025年4月1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国家安全法》)所确立的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十年来,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的《国家安全法》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各个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人民安全为中心的国家安全体系日渐牢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得到了稳步推进。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与传统安全观内涵和意义完全不同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在于“总体”两字,即国家安全不同于一般性质的公共安全。在现代高风险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领域所发生的超出平常的重大安全事件都可能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而国家安全的风险和隐患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无处不在。因此,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在治国理政的层面来全面和系统地构建国家安全体系,通过明确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明确包括人大和“一府一委两院”、专门国家安全机关以及基层自治组织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职责,确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参与国家安全活动方面的法律义务,构建一整套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体系。国家安全为人人,人人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当前,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树立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要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维护国家安全是大家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从中享受到平安中国建设的“红利”,每个人都必须为这份红利有所付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不履行法律所要求履行的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和义务,不存在只享有“红利”不支付成本的“特权组织”或“特殊公民”。二是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维护国家安全不只是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军事机关的职责,从全国人大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有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其中,通过立法方式或者是制定规章制度的方式来动员本部门、本单位、本地区的社会组织和公民积极参与国家安全活动,并进行有效的国家安全教育,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威胁和风险,这些都是国家机关及其履行公共权力机构的基本职责,任何机关和组织都不得懈怠。三是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安全理念下,国家安全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人民安全是中心,国家安全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安稳的日子,就是要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前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以人民为中心,以维护国家主权利益、重大安全和经济利益为目标,必须始终不渝地将人民利益至上放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中心地位,要以人民安全不安全、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国家安全工作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国家安全法》明确了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维护国家安全活动中的各项义务,这些义务是一切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必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支付的生存和发展成本。

总之,维护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事业,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必须时刻绷紧维护国家安全这根弦,国家安全事业才能稳步前行、久久为功、为民造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莫纪宏,本文刊载于《法治时代》杂志2025年第4期)


(责任编辑:王凯伦)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