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区积极开展“关爱明天”普法教育活动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0001-11-30 来源:胶东在线网

   胶东在线网2011年7月27日讯(通讯员 王琳)   在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中,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从实际出发,在抓好学校主阵地教育、“宣讲团”进校园、进社区宣讲教育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注重教育效果,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使教育活动常抓常新。
  学校、社区开展共建活动。在青少年普法教育中,学校和社区积极配合,开展联手共建活动,把言教与身教融为一体。一方面,学校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开展“带法回家”活动,利用“家校联系卡”、《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同时,组织学生定期到所在社区普法教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全区15所中小学校与所在地社区开展普法共建活动。另一方面,社区重视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利用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对家长的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使家长认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主动配合学校开展普法教育。
  特殊节日,突出专题教育。在开展活动中,注重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利用职能部门“节日”开展专题普法教育活动。如“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学校聘请交警到校为学生讲解交通安全注意事项,给每位学生发放交通安全知识手册、光盘,要求学生将安全知识带回家,并在校园里张贴宣传挂图,直观生动的为学生上了一堂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课。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6月6日“全国爱眼日”、6月5日“环保日”、11月9日“中国消防宣传日”等,先后组织卫生、药品安全监督、环保、消防等部门到中小学、社区宣讲《中小学生的膳食营养及常见病防治》、《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有关知识》、《环保就在我们身边》等相关法律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组织学生看宣传看板,协助部门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宣传法律知识。
  帮扶救助,立足正面引导。针对初、高中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容易诱发违法犯罪的实际,各学校重视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心理教育。通过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引导教育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帮助他们解除困惑,走出心理阴霾,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充分肯定。加强帮扶教育。为避免部分“学困生”因学习较差辍学,学校开展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学困生”掌握学习方法,重新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成绩。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帮扶。区关工委对问题青少年、社会闲散青少年进行了摸底排查、建档立卡,摸清了底数,掌握了情况,开展了“包干帮教”、“结对帮扶”、“一对一”、跟踪帮教活动,帮助青少年就业或重返学校,引导他们踏上人生正轨。开展大学生志愿者进学校、社区活动。“五、四”青年节期间组织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5支高校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到学校、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与孩子们开展“和姐姐交朋友”、“谈理想、话人生”、英语辅导、才艺培训等内容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