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2012年10月29日讯 通讯员王其远报道 近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司法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城市转型,建设幸福新枣庄”战略,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主动作为,积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大力化解矛盾纠纷,努力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多措并举,倾力为全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加强法规政策宣传教育,积极为棚改工作营造良好氛围。紧紧围绕全区棚户区改造工程,与群众面对面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宣讲工作,让群众认识棚户区改造工程是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争取支持、赢得主动。通过采取发放宣传材料、张贴海报、悬挂条幅、社区宣讲、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法规政策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居民安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优惠政策,教育群众自觉树立大局意识,针对部分群众对棚户区改造的政策、补偿、回迁等方面产生的疑惑,司法干警工作力求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努力化解心结,解除其顾虑和模糊认识,理顺情绪,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自觉服从全区工作大局。自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展以来,先后组织司法干警进入道南里、青檀小区、香港街、陈庄社区、杨河社区等14个棚户区宣讲政策法规60余场次,共发放《土地管理法》、《房屋拆迁办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材料、明白纸53000余份,入户走访宣传6800余户次,为棚户区改造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有效为棚改工作减少工作阻力。建立完善调解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多方合力,全面排查、掌握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司法干警通过深入社区住户,为群众讲清法律和政策的同时,及时掌握一手材料,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逐户排查矛盾纠纷,协调解决和化解矛盾冲突,将矛盾纠纷妥善化解在基层,防止矛盾激化;密切加强与综治、公、检、法、信访等部门联动机制,积极搭建矛盾纠纷排查、处理信访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和司法行政协理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加强对棚改矛盾纠纷信息收集、整理和研判工作,及时掌握拆迁矛盾纠纷动态和苗头,对可能产生的纠纷做好预测预防,对存在的纠纷隐患及时排除,对苗头性问题抓早抓小,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依法处置,对重大疑难纠纷合力攻坚。近年来,在配合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先后出动警力8700人次,共及时排查并有效调处征地拆迁类矛盾纠纷及隐患650余起,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30余起,有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棚户区改造减少了大量工作障碍。
强化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全力为棚改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以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做为出发点,利用职能优势,充分发挥广大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公证员在合同起草、审核、监督工作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做好拆迁、安置、补偿、工程建设等相关合同协议的起草、公示、招投标、见证、公证、归档等各类法律服务工作,为棚户区改造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通过设立免费咨询电话,使动迁户随时都能够咨询法律上的疑难问题;积极开辟法律服务“绿色通道”, 为优抚对象、空巢老人、残疾人、特困家庭等特殊人群推出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优先办理等“便民措施”,广大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公证员深入到各棚改签约点,现场办公,有力促进了征迁协议的签约,并确保协议真实、合法、有效,使广大征迁户吃下“定心丸”,愉快签约。截至目前,免费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7200余人次,办理房屋权属等相关公证5600余件,起草、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协议21000余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法律纠纷,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