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思考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0001-11-30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作者:四川省雅安市司法局机关党支部书记 周荣军

 

    机关党建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作。面对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待,机关党建工作还存在不适应的地方。通过查找并解决机关党组织、机关党员和保障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夯实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效提高机关党员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为加快小康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随着社会转型、体制转换和社会结构转变,在开放、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广大机关党员的思想、工作、作风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特别在观念、素质、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适应。只有深入持久地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管好机关党员,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塑造机关党组织和党员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才能更好地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机关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个别机关党支部没有严格执行机关党建制度,落实民主评议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内监督工作制度等不到位,没有主动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主动向上级党组(党委)汇报工作少,导致机关党建工作有“边缘化”的危险。

    2、党员素质不适应新形势。个别党员宗旨观念淡薄,对物质、金钱和个人利益看得相对较重,入党的价值取向有变“为私”的倾向,甚至每月按标准缴纳党费都觉得“吃亏”。少数党员“不学无术”,认识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所下降,不能正确看待一些社会负面现象,甚至存在极个别党员一边享受党员福利一边“数落”党的现象。

    3、党建经费缺乏有效保障。在党费全额或大部分上缴的情况下,机关基层党组织严重缺乏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和活动经费,多数机关没有党员活动室或党员活动室建设滞后,无法正常开展党员集体生活,难以增强党员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多数机关党务工作者没有岗位津贴,难以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关键时刻的核心作用难以得到保障。

 

    二、机关党建工作问题层出的主要原因

 

    1、机关党组织建设弱化。部分机关党组(党委)对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大包大揽或放任不管的现象,个别机关负责同志认为党建工作是“软指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看成“可完成可不完成”的事,不自觉地忽视了机关党建工作。个别基层党组织自身定位不准,没有落实好党员的权利保障,难以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个别党支部书记或委员不熟悉党建工作,使党支部活动失去吸引力,陷入“会议式、教育式”。个别没有及时调整或提拔重用的支部委员有想法、有抱怨,工作上被动应付、消极对待。

    2、机关党员认识偏颇。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传统的福利越改越少,机关党员在逐步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普遍缺乏“优越感”。部分党员认为党建工作是形式,有的甚至因党内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而放松了自我约束,不按照党员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部分党员对做“学习型党员”认识不到位,放松自我学习、管理和教育,自身综合素质“不增反降”。

    3、保障机制不落实。多数机关没有安排党建经费或者太少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难以进行阵地建设、学习园地建设和党建资料购置等常规工作,党建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较多机关党建工作靠挤占有限的行政办公经费支撑,难以持久、难有作为。党务干部多数是兼职,本身承担的业务工作较多,多数机关的党务工作“只讲贡献、没有报酬”,甚至在职务晋升等方面没有比较优势,部分同志从事党务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三、强化机关党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党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完善机关党组(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书记抓、抓书记”党建工作机制,按照“典型示范、规范提高、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思路,以创建促规范,以示范带全局,以党建促发展,增强党支部战斗力。

    二是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配备和建设标准。配齐配强党建领导班子和党务工作者队伍,逐步扩大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注重加强机关党组(党委)书记、特别是新任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工作力度,着力提高他们驾驭全局、科学决策、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的能力。

    三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丰富党建活动载体,通过开展学习竞赛、团体调研、外出考察等活动,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四是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坚持党内公开与党外公开相结合、党务公开与构建惩防体系相结合,按照“干部群众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的原则确定公开内容,进一步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党员先进性

 

    一是完善党员素质教育培训机制,培养“团队学习”精神。探索建立党员先进性量化测评体系,树立表彰一批先进典型,督促先进性弱化党员找差距抓改进,有效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是牢牢把握中心抓党员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化“做学习型党员”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推动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在服务党委政府大局中作表率,形成党建与中心工作齐头并进的双赢效果。

    三是坚持把党建工作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相结合。着力解决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为民服务实效。

 

    (三)强化经费保障,提升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建设水平

 

    一要建立预算保障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应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的要求,将机关党建工作经费按人头纳入预算足额保障,彻底改变基层党组织无钱开展党建工作的尴尬局面。

    二要调整充实机关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努力增加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保证基层党组织开展自身建设、党员教育培训等工作需要。

    三要建立党员关怀机制。深入开展困难党员帮扶制度,启动建立困难党员扶助基金,用于特困党员救助、看望生病老党员、慰问病故老党员家属等,以增强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

    机关党建工作水平直接决定公务员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政府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施政效能和形象。各级党组织应更加积极、卓有成效地做好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为核心,以党建工作为动力,带领广大党员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