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汉寿县多方面加强法治管理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14-12-09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本网2013年9月2日讯  通讯员彭竹桃 连小虎报道   为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创建“法治汉寿”,湖南省汉寿县通过以下几方面加强法治管理:
    一、强化普法教育,突出社会效果,推进全民普法深入发展
  1、突出重点,推进普法教育的新进展
  第一、强化领导干部、公务员和执法人员学法用法,推动普法教育深入开展。
在学法的内容上抓住时代需求,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方面的理论学习,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紧密结合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促进社会诚信制度的建立。在学法的手段上进行方法创新,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如举行法制座谈会、知识竞赛、法治网谈等,在学法的制度上抓住制度落实,继续坚持领导干部中心组学法和法制讲座制度,认真落实公务员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制度。在学法的成效上突出效果,既注重统一的集中培训,又注重各部门的自身培训和学习,既注重共性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又注重部门专业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
    第二、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水平。重点发挥“三个作用”,一是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培训。组织网吧、游戏室、桑拿、录像等娱乐场所经营者经营者,进行关于《印刷业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计经、财政、税务、质监、环保、安监、商贸、审计、统计、工会等其他企业相关职能部门都要不同程度地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二是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联合会、外地企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发放宣传品、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等各种法制实践活动,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法律素质。三是充分发挥企业的自律作用,强化内部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
  第三,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做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个结合”,一是抓好学校的主体教育,各学校要通过法制夏令营、法制讲座、法律知识考试竞赛、观看法制教育影视、法制教育图片展、模拟法庭、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强化教育效果。二是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一方面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建立校外法制教育基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组织学生参观基地,听少年犯现身说法,通过案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法制教育。此外,法院、公安等政法部门均与辖区内有关高校开展共建活动。三是强化家庭教育,利用“家长会”对家长开展法制教育,既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又提高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能力,增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良性互动。
  2、面向社会,推进全民普法的新热潮
    一是以送法活动为载体,从广度和深度入手,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八送”活动。即:送法进社区、送法进村、送法进企业、送法进学校、送法进军营、送法进教堂、送法进监狱、送法进商贸经营场所。司法局应充分发挥普法职能作用,组织公证员、律师及机关干部,在社区、村镇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并派发法律书籍、法制宣传材料。
  二是以各种专项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采的普法活动。工商、环保、土地、建设、水利、残联等部门要结合“3.15、“环境保护日”、“全国土地日”、“助残日”、“老人节”及“城市规划法”颁布纪念日等相关节日,举办特色的宣传纪念活动。
  三是以现代信息为载体,使普法教育深入千家万户。广播电视除在新闻中加大法制新闻报到力度外,还开办类似《社会视角》、《法庭内外》、《常德警方、汉寿警方》、《法制报道》等与法律相关的专题报道。
  四是以各项工作为载体,积极开展专业法宣传活动。一是根据省、市部署,在各市广泛开展关于《村委会组织法》等宣传月活动。二是创建服务机制,优化投资环境。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办事、一个口子收费、一门式服务,所有要审批的项目,全部要实行“九公开”,使行政活动过程和行政权力的运作公开化。中心运作由分散审批转变为集中审批,由无限时审批转变为限时审批,由部门内部分块审批转变为部门授权整合审批,由分散多地多次收费转变为一地集中收费,从而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投资软环境。三是强化执法责任,做到执法为民。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公开办事程序,规范执法行为,积极推行“首问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
  二、强化行业治理,规范市场秩序,推进各行业法治化进程
  1、落实行业依法治理工作会议精神,突出“四个重点”,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一是以查处违法违章经营行为为重点,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主体准入行为。严厉查处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行为,坚决取缔无照经营,严肃查处“三无”企业,不断规范企业的市场主体资格,并完善前置审批条件。进一步加大实施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没有加贴“QS”标志的5类食品采取不进货、不上柜、不销售,并对肉制品、乳制品、冷冻食品等10类食品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二是以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欺诈等违法行为为重点,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深入开展打假行动,查处假冒伪劣商品。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和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的惩治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整顿,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三是以打破行业垄断为重点,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四是开展各类市场的专项整治活动,特别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集贸易市场、粮油市场等。另外,通过对学校周边地区的网吧等场所的整治,为学校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2、落实行业治理措施,加大对各类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经济运作
  各执法部门强化职能,积极开展种类专项整治。物价局等部门组织开展商品房价格专项检查 ,对擅自定价销售、超过规定价格销售普通住宅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在商品房销售中乱收费的,瞒报、虚报面积,变相提高价格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依法处理,另外,突出四个重点,开展对涉农、涉企乱收费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最后,对建筑市场、劳动用工市场、机动车维修市场、文化娱乐市场等,各相关执法部门要相互联动、积极配合,强化监督检查,维护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切实保护企业经营者和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3、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狠抓质量、安全监督,保障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广泛开展“质量月”活动 ,通过一系列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重视质量的良好风尚。二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针对建筑等行业事故频发的势头,在建筑业中开展以“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和以“严格专项治理,防止事故发生”为主题的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同时,强化对食品及公共行业卫生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对森林、植被、水土和矿产资源以及供电、供水、供气以及通讯、广播、电视等公共设施的保护,提高公益事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强化基层治理,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创建工作的新进展
  1、以基层治理为立足点,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重点突出“一个推进、二个深化”。一是依法推进社区建设,切实提高居民自治水平。按照“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要求,为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运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积极开展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社区硬件和软件建设,重点是区与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强化对村级财务管理和活动监督,进一步理顺和协调农村“两委会”关系,提高村委会组织的自治能力,坚持长效管理,不断扩大创建成果。此外,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二是深化企业、学校的依法治理工作。在推进企业民主建设过程中,适应新的经济模式,做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把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建立健全一系列符合现代企业实际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行、有法可循。进一步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组织的作用,大力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使职工的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和经济利益逐步得到落实。同时,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的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内部法制机构和法律顾问制度,有效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增强企业的活力。在推进依法治校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依法管理。严格治理乱收费现象。进一步 强化管理,对个别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学生实行定人建档管理,并开展“一帮一”、“捆绑式”帮教活动,有效遏制青少年学生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大力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不断强化学校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积保安进校园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管理体制,保证学生有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2、以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全力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定
    一是不断加大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斗争的力度,深化“严打”整治斗争,使刑事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狠抓现行大要案的侦破,及时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打击入户盗窃、盗窃机动车、自行车和盗窃破坏农村电力设施等突出犯罪,彻底清理整治治安秩序的场所,及时扭转治安面貌。不断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推向社会面,提高社会面整体防控水平。同时,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落实和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工作。 扎实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初步构筑起打防一体的社会治安屏障,在打击犯罪、治安防范、维护稳定和为群众排忧解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正确处理经济转型期的各种社会矛盾。专门成立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和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全面开展标准化调委会建设,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和工作体系。全面加强信访工作,实行律师接待日制度,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依法上访,积极关心弱势群体,帮助解决群众工资兑付和基本社会保障等问题,消除和化解群体性社会矛盾。深入开展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严格进行社会面防范与控制,防止法轮功等敌对分子滋事破坏,抓好对未转化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对重点人员进行重点帮教,巩固教育转化成果。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实行凭身份证、婚育证、务工证、暂住证等四证用工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同时,清理整顿房屋出租,实行“挂牌”管理,使流动人口管理逐步趋于规范化管理。三是深入开展“平安汉寿”创建活动,全面启动“平安汉寿”工程,重点强化基础,构筑体系,争创全市治安安全先进区(湖南省汉寿县司法局供稿)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