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2013年11月7日讯 通讯员李海英报道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留守营镇司法所创新管理方式,借助GPS手机定位系统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推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采取五项措施实现对矫正人员的科学管理,防止了脱管漏管,有效预防了重新犯罪,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实效 。
一是及时全面输入矫正信息。将矫正对象基本情况、入解矫时间、定位手机号码、犯罪事实等信息录入系统,实现系统内部信息互通。
二是因人设矫。对每个矫正对象犯罪情节进行认真分析,因人制定矫正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实现因人矫正,因人监管。
三是分时段查询。根据矫正对象犯罪性质恶劣程度、社会危害性等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分时段定位查询,准确掌握其活动情况,以加强防范,强化监管。
四是分级管理。根据矫正对象所犯的罪行、认罪伏法态度、现实表现等方面实行分级管理,并为其设定具体活动区域。一旦越界,根据系统报警提示,及时采取措施,指令其返回指定区域。
五是警示告知对接。利用平台的警示告知功能,将刑释解教人员及时纳入社区矫正工作范围,从而实现了刑释解教人员向社区服刑人员的无缝衔接,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了刑释解教人员的脱管、漏管。
留守营镇通过位置服务、报警管理、日常管理、信息调度、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加强了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累计接收矫正对象141人,现存矫正对象64人,目前无一人脱管漏管及重新犯罪,为辖区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