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召开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座谈会(图)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0001-11-30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本网2014年1月6日讯       通讯员周荣军报道      2014年1月3日,四川省雅安市司法局召开了全市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座谈会,市、县(区)司法局分管领导、基层科负责人,部分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个人调解室负责人共计40人参加会议。雅安市司法局局长程德辉、市大调解办主任白蕊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各县(区)司法局介绍了2013年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及运行情况。汉源县医调委,天全县交调委,芦山县老调委,陈继彬调解室,张定安调解室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会议认为,全市司法行政机关高度重视排查化解当前各种矛盾纠纷,成功化解了一大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切实解决好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灾后重建进程的难点、热点问题。截至2013年11月,全市35个规范化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10个个人调解室共调解矛盾纠纷4259件,调解成功4131件,成功率达97%,涉及标的额4168万元,涉及伤亡人数148人,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灾后重建发挥了积极作用。 
    雅安市司法局局长程德辉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全市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工作从组织建设、调解纠纷数量、参与化解疑难复杂纠纷、业务规范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当事人高度认可。下一步,要从几个方面继续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一要进一步认识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建立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精神,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有益探索;是及时有效化解纠纷,帮助群众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民生工程;也是司法行政系统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切入点。人民调解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司法行政系统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的民生工程。全市司法行政机关继续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不断拓展调解领域,健全保障机制,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灾后重建作出积极贡献。二要进一步规范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组织机构要规范,已建立的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要实现“九有”目标,即:有专兼职调解员、有牌子、有印章、有标识、有调解场所、有经费保障、有基本办公设备,有咨询专家库,有制度流程。调解程序要规范,要按照司法部关于人民调解文书格式的要求,规范调解流程、规范制作调查笔录、调解笔记,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依法调解,达成协议的,要制作规范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协议履行要规范,即时履行的,要收集履行协议的相关手续,分期履行的,要适时回访,督促当事人履行协议。三要进一步发挥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优势服务灾后重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要以贯彻落实《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服务灾后重建工作实施意见》为重点,紧紧围绕灾后重建这个中心,发挥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的优势,着力化解灾后重建过程产生的山林土地、交通事故、劳动争议、人身伤害、财产损害、合同纠纷等专业行业领域的矛盾纠纷,助推灾后重建顺利推进。四要进一步开展矛盾纠纷研判。充分发挥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机制的功能,及时将受理化解的矛盾纠纷录入大调解信息系统,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雅安市大调解协调中心白蕊主任就深入推进矛盾纠纷网格化治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提出了要求,希望各县区扎实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工作,并指导督促运用好雅安市大调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提升雅安市大调解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 (四川省雅安市司法局供稿)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