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染恶习婚姻亮起红灯 巧调解夫妻再续姻缘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14-10-10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编者按: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因其独特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解决方式,而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成为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201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正式施行,使人民调解工作全面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身处一线的人民调解员依照该法及时、高效、妥善地解决民事纠纷,使全国各地涌现出许许多多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感人故事及典型案例。为此,本频道特推出《人民调解》系列报道,欢迎投稿——

    本网2014年8月13日讯  通讯员戴敬毅 王梅报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数量成逐年递增趋势,对此,山东省滕州市司法局善南司法所在辖区积极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促进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今年六月份,善南司法所的干警在街道某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过程中,及时排查化解了居民王某的家庭纠纷,挽救了王某的婚姻。
    6月20日,在矛盾纠纷排查过程中,一位老人声泪俱下的向司法所干警讲述了他们家的烦心事。
    2005年,老人的儿子王某和杨某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与祝福声中喜结良缘。婚后,小两口恩爱有加,先后诞下一儿一女,日子过的虽不富裕但还算和和美美,然而2012年,王某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小混混,做着发财梦的他沾上了赌博恶习。之后,王某就像变了一个人,经常赌博到很晚才回家,赢钱还好,如果输钱的话就认为杨某没有“旺夫相”,对其非打即骂。杨某看在年幼的孩子份上,一次次忍气吞声,艰难维持着这个家庭。期间,杨某三番五次劝说王某戒赌,王某总是以信誓旦旦地许诺敷衍杨某。今年春节过后,王某在外面又欠下了赌债,要去银行贷款还赌债,杨某知道后进行阻挠。王某非但不予理睬,而且对杨某暴打了一顿。这次,杨某对王某彻底失望了,坚决要求和王某离婚,并携带子女搬离王家,杨某婆婆得知后,多次劝和杨某未果。
    司法所的干警在了解事情原委后,认为二人婚姻感情基础是好的,况且孩子年幼,不具备离婚的条件。于是当天下午,司法所干警将双方当事人召集起来,对他们之间的矛盾进行了现场调解。首先,干警对王某进行了批评教育,严肃指出,赌博是一种社会恶习,也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举实例说明了赌博带来的危害,指出它是引起家庭不和睦的根源,对妻子的打骂行为,违反了《治安处罚法》《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相关规定。王某听到干警的讲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惭愧地低下了头,表示今后一定戒赌,痛改前非,脚踏实地靠勤劳致富,让生活步入正轨。对于杨某,司法所干警引导其回忆恋爱和结婚时的幸福生活,劝其为了年幼的孩子,给王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孩子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杨某在干警的劝导和丈夫的真诚悔过下,表示也不愿舍弃这个家庭,同意再给王某一次改过的机会,一起努力营造幸福生活。
    在群众路线教育民意调查活动中,司法所对王某家人进行了案件回访。如今,王某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全家对司法所的倾情调解感激不已。山东省滕州市司法局善南司法所供稿)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