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分家变冤家 法官调解铸和谐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14-10-21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编者按:司法调解即诉讼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个重要诉讼制度。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在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值此“六五”普法工作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开展之际,各地司法机关也加大了司法调解的力度,以避免“民转刑”案件,有效地节约了司法资源并化解了矛盾与纠纷,从而促进了一方的和谐与稳定。司法调解在我国纠纷解决机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此,本频道特推出《司法调解》系列报道,以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真实的调解案例为主要报道内容,欢迎各地投稿——  

    本网2014年10月21日讯    通讯员黄茹报道    近日,乌苏市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件,本案原告和被被告系同胞兄弟,二人因房屋搭建起争执,变成了冤家。在承办案件的法官悉心劝导教育下,兄弟俩最终握手言和,达成和解。 

兄弟俩房屋南北相邻,2012年分家后,弟弟在双方分界院墙上搭架了一个简易棚,棚顶南高北低。2013年,哥哥在原宅基地上新建房屋一栋,与弟弟的房屋相隔约1米。哥哥认为弟弟搭建的简易棚在下雨时雨水会直接冲刷新盖房屋的墙体,影响房屋安全性,双方多次沟通无果,便起诉到法院。法官认为,该案若不能妥善处理,很可能会造成两家人长期不和,影响兄弟感情。

为此,法官特意将当事双方聚在村干部家中,向双方当事人讲事实、讲情理。最终在亲情与法律的说服教育下,兄弟俩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当场握手言和。至此,这起棘手的相邻权纠纷案终于圆满解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人民法院供稿)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