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2015年6月23日讯 通讯员张佳佳报道 近期,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磨子潭司法所针对辖区内安置帮教对象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在以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五规范”法,使安置帮教工作更加细致化、系统化、规范化。
一是规范登记衔接。在接到释放通知书后,及时与公安派出所、安置帮教人员及其家庭和所在村联系,提前做好帮教人员的登记、衔接工作,以初步掌握基本情况及监改情况。根据监狱、看守所提供的信息依托公安信息网和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本辖区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
二是规范日常帮教。注重两结合,首先是工作人员的专职帮教与社会帮教、亲属帮教相结合,刑释解教人员回家后,村帮教工作小组随即指派帮教人员对其进行家访,动员其家人共同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同时签订帮教责任书;其次是普遍帮教与重点帮教相结合,重点掌握帮教人员的思想、生活、生产情况,尤其是对少数思想不稳,可能引发重新违法、犯罪的,要真正做到安其心、稳其身,杜绝再次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规范安置帮扶。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安置渠道,保证安置帮教人员生活有着落。对于农村籍帮教人员,及时落实承包责任田并帮助解决有关生产、生活问题,外出务工的,要给予引导和支持。对“三无”人员则重点帮扶,及时帮助申请解决最低生活保障。
四是规范管理教育。把安置帮教工作纳入全镇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考评、同奖惩。积极与派出所及所各村联系,保证每季度对帮教人员走访一次,在全面掌控其各种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以促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法制观,从而成为一个能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
五是规范档案制作。在做好日常具体帮教工作的同时,细致认真地制作档案资料,做到一人一档建立到位,档案内容完善到位,做到档案中身份资料、释解通知书、登记表、帮教记录、帮教措施、帮教协议及其他有关材料齐全。从衔接到教育、监管、帮扶、走访等流程均予以全面记录归档,充分体现该所安置帮教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磨子潭司法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