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沟镇“法治进村”活动见实效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0001-11-30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本网2011年11月10日讯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西沟镇党委、政府狠抓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教育和法治村组活动,在全镇上下营造了学法、用法、护法的浓厚氛围,广大农民群众能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为全镇营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用好“五个阵地”,使法制教育工作走进村组,贴近群众

 

    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水西沟镇充分利用好村级各宣传阵地实施不间断宣传,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利用好村组文化室、农家书屋。镇党委、村支部共投入5万余元购置法律、科技图书一万余册,投放在全镇9个行政村的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农民群众可随时借阅,学习与自己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二是利用好各村文化活动阵地,通过把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典型案例编排成通俗易懂的短剧、小品,在“夏日广场文化”举办时,为农民群众演出,寓法于乐,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是利用好村务公开栏,通过在村务公开栏上刊登典型案例、政策法规等,让农民群众学习法律法规及惠民政策。

    四是利用好群众信访接待平台,在接待来访群众时,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宣传国家政策,正确引导上访人员依法信访,达到了处理一件信访、讲解一部法律、教育一批群众的效果。

    五是利用好人民调解阵地,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时,镇调委会和各村调委会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优势,经常组织公开调解,为双方当事人和围观群众讲理讲法,用情感人、以案说法,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既教育了双方当事人,又教育了周边的广大村民。

 

    二、抓住“五个结合”,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该局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一是把农民法制宣传教育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在换届工作中,通过做好法制宣传工作,使选民学懂选举法,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根据自己的意愿推选出了群众满意的人民代表和村“两委”领导班子。

    二是把农民法制宣传教育与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结合起来。开展经常性法律学习和法律考试,把法制教育作为“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平安单位”评选的重要内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把农民法制宣传教育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经常利用村民代表会议学习宣传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和政策,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法治建设,增强村级管理透明度,更好地发挥广大农牧民群众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

    四是把农民法制宣传教育与党员“冬训”、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农民工培训等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宣传氛围。

    五是把农民法制教育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通过横幅、板报、电子屏、宣传单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维护社会稳定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工作,不断增强各民族间的紧密团结,努力营造“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协调配合,整体联动,突出法治实践见成效

 

    在“法治村”创建活动中,各村把“村务合法、管理民主、群众满意”作为“法治进村”工作的核心内容,依法解决村民关注、涉及民生的问题,扎实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以关注民生,解决村民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提高村民的满意程度。村“两委”认真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积极主动地顺应改革发展形势,关注市场变化、强化为民服务,在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切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主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针对村民生活用电电费高、没有下水管网,环境卫生差等问题,镇党委多方筹措资金,投资上千万元,统一为各村村民建造村民新居并通上水、下水、电网工程改造,解决了民生问题,使村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垃圾倒入垃圾车内,每天都定时清运,做到垃圾不出箱,村民生活的环境卫生干干净净。

    二是以保障稳定、发展经济为落脚点,想方设法解决好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类矛盾纠纷。全镇各村紧紧围绕“平安村”、“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大排查”、“大调解”、“大信访”和“大稳定”工作机制,积极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好各类相关工作,聘请法律顾问为村民进行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

    通过法治进村,水西沟镇的民风淳了,民意顺了,社会治安明显好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推进。水西沟镇村民依靠南山景点及夏日避暑的旅游优势,农民有开农家乐、蒙古包、土鸡、馕等多种方式,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近年来,全镇无重大刑事案件。水西沟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单位”、“平安乡镇”等荣誉称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西沟镇司法所供稿)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