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2016年3月24日讯 通讯员李海勇 聂民杰报道 为更好的落实中央提出的“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近日,山东省滨州市研究出台了《关于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措施、强化责任,形成了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有力推动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持久开展。
明确宣传重点。该市着力宣传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宣传宪法至上、依宪治国、依宪行政等理念,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积极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大力宣传基本法律法规。让全社会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和基本特征。尤其要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出宣传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学习型机关建设,组织国家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履行职权依据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对外宣传,主动向群众公开本部门本单位履行职权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不断优化执法环境。
多种形式宣传执法司法适用的法律法规。该市采取法治宣讲、法律咨询、动漫解读、以案释法等措施,向社会广泛宣传本部门本单位执法司法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增加执法司法透明度,最大限度赢得社会各界和执法司法相对人的支持与配合,努力提高执法司法整体效能。
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该市行政执法部门重点宣传本部门执掌的行政法律法规,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司法部门法治宣传的重点是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包括民法通则、合同、物权、侵权、继承等民事法律)和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案件中涉及到的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两高”的司法解释等;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残联等社会团体重点宣传面向特定社会群体的权益保障和权利促进的法律法规。
完善制度机制。该市健全完善公开公示制度、报告调度制度、检查督导制度、考评通报制度等。激励引导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紧扣“凝练一个法治宣传教育重点,打造一个法治宣传教育品牌,选编一批‘以案释法’典型案例,树立一批带头讲法先进人物”要求,加大工作创新,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山东省滨州市普法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