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奉献19年青春 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 —记荔波县司法局甲良司法所所长覃继福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16-07-11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本网2016年7月11日讯    通讯员蒙炳帆报道    7月7日上午,司法部召开全国模范司法所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电视电话会议,授予199个司法所为“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400个司法所为“全国先进司法所”称号、599名同志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称号。荔波县司法局甲良司法所所长覃继福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

覃继福,男,布依族,1977年9月出生,本科法律专业,1997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荔波县甲良镇司法所所长。

19年,曾经的“追风少年”变成了“干巴老者”

眼角略带皱纹的甲良司法所所长覃继福蹭了蹭脚上的泥,就到办公室把刚刚到村子里处理的矛盾纠纷相关资料输入电脑中。

20岁时刚参加工作的覃继福还是个青涩小子,第一站就是离县城最远的佳荣司法所,随后任茂兰、甲良司法所所长至今。19年间辗转3个司法所,最长的茂兰司法所待了9年。

每天一打开门就直接面对群众的家长里短、琐碎“小事”,田间地头调解纠纷,偶尔还遇到被群众“拒之门外”的尴尬。当有人询问覃继福怎么坚持19年扎根基层一线时,他笑了笑说:“我只是从刚开始意气风发的‘追风少年’变成了现在沉稳老练的‘干巴老者’,人还是那个人,在哪都一样”。

19年,磨炼出了群众口中的“继福来了就好了”

“继福来了就好了,快来评评理”。2015年3月,在甲良镇梅桃村的一个山坡上,双方群众手持锄头镰刀,剑拔弩张。面对情绪激动的双方,继福沉着冷静,先是平息双方情绪劝散群众,随后单独把双方当事人带到司法所进行调解。但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此时覃继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双方当事人面前,不定论谁对谁错,只阐述事实,并一一讲解法律法规,一小时后矛盾成功化解。

“老板跑了,你们政府要帮我们把工资讨回来啊,不然我们就去上面上访了!”。2015年10月的一天,几名工人在甲良镇政府门口喧闹着。“继福来了就好了”,覃继福在接到通知后立马来到事发地。原来一外来企业到甲良投资梅花鹿养殖场,喂养有200多只梅花鹿,平时雇用当地工人8人左右。但因投资人在外投资多个项目失败。自2014年11月起先后拖欠12名农民工一年多工资,业主和管理人员下落不明。覃继福了解案情后,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并联系相关部门合力为其解决问题。最终,在多方的努力下成功为12名农民工讨回了11万多元的工资。

19年间覃继福共组织和参与处理各类矛盾纠纷900余起,避免群体性械斗事件20余起,预防民转刑案件14余起,疏导化解群访和越级上访100余件。

19年,荣誉众多却是一直个“低调哥”

2001年8月被荔波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评为“三五”普法先进个人;2004年被荔波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员”称号;2006年7月被荔波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四五”普法先进个人;2007年4月被共青团黔南州委、黔南州青年联合会授予“黔南州青年创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称号;2010年被黔南州人民政府授予“全州优秀人民调解员”称号;2011年12月被贵州省司法厅授予“全省人民调解能手”称号及其他荣誉。

但这些荣誉他却从没和身边的人提起过,即使是荣誉证书他也只是轻轻的放在书桌角落,从不宣扬炫耀。为人踏实肯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是大家对他的评价。但他却很低调,“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甘于奉献、诚实敬业”是他刻在自己心中的坚持。

19年的坚持、19年的磨炼,他追求的是办实事、解难事、服务百姓。(贵州省荔波县司法局供稿)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