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2011年12月12日讯 通讯员潘守君报道 为了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引导广大家长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害,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 2011年11月29日上午,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关工委、禁毒办、司法所联合在松门小学举办一场以“不让毒品进校园、小手拉大手”为主题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活动由松门派出所民警讲解禁毒知识,并现场摆放禁毒宣传展板游览。郑警官详细介绍了全镇的禁毒形势,特别是本辖区内的禁毒形势、毒品的种类和吸食毒品的危害等方面内容,并希望广大师生正确对待,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坚决不沾毒、不吸毒。
禁毒活动的开展, 使松门小学800多名师生们了解了当前禁毒形势的严峻,以及吸食毒品对自身健康、家人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增强了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也为构建平安校园夯实了基础,140多名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了签名活动并观看了图片展,活动现场志愿者发放禁毒宣传资料1000多份。
近年来,浙江台州温岭市松门镇始终把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作为禁毒的基础工程,积极探索禁毒教育与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校园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特色教育新途径,进一步提高了广大青少年参与禁毒反邪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将青少年禁毒教育与思想素质教育有机结合。镇党委、政府、镇禁毒委、各校以国家禁毒委、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的通知》(禁毒委[2002]13号)和《中小学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手拉手拒绝毒品,心连心构建和谐”为主题,全面落实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措施。把毒品预防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开设毒品预防与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有教学计划、教材、教案、课程表、禁毒责任书,每学期开展两次以上禁毒法制教育课。采取家长会、主题班会、禁毒征文、禁毒黑板报、禁毒手抄报比赛等形式,确保学生禁毒检查测试及格率95%以上,保持校园无毒品、学生不吸毒,并通过学生向家庭、亲戚、朋友、社会进行禁毒宣传预防教育,用学校禁毒宣传预防教育促进家庭、社会禁毒宣传预防教育。
二是将青少年禁毒教育与实践体验教育有机结合。依托松门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举办了户外拓展主题游戏、文艺表演、参观禁毒展览等活动。同时把每年6月份定为禁毒宣传月,在课堂中开设禁毒警示教育课程。开展了禁毒漫画创作和知识竞赛、演讲及征文比赛等活动。
三是将青少年禁毒教育与“绿色学校”、“平安校园”“‘学法普法’”示范学校的创建有机结合。在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的过程当中,以禁毒教育为切入点带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开展,通过组织图片校园巡展,在法制课堂中开展禁毒知识与法律法规的教育,充分发挥了禁毒教育在校园创建活动中的带动、辐射作用。
四是将青少年禁毒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组织各学校发放告家长书,与家长签订了学生管理公约,动员每一位学生在家庭中作一次崇尚科学,远离毒品的宣传,提醒学生家长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注意积累和掌握禁毒方面的有关知识,在努力提高自我识别和抵制毒品能力的同时,教育子女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健康向上的道德观,认清毒品的危害,做到警钟长鸣。(浙江省温岭市松门司法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