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治理工作 提升边境城市法治宣传教育水平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17-05-24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本网5月24日讯(关玉杰)五年来,黑河市“六五”普法治理工作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以创建“法治黑河、平安黑河”为总目标,以开展“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为原则,以推进“法律七进”为载体,深入开展了各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实现了“四个不断增强”,即不断增强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了全市各部门、各单位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了各级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公平正义、严格执法意识;不断增强了广大群众主动学法用法和遇事找法的意识,全市法治化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该市先后有42个单位荣获省级民主法治示范单位称号,3个村荣获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1个社区荣获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称号;嫩江县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县和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黑河市被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授予“六五”普法先进城市荣誉称号。该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提供全力推进“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坚强保障

一是全面部署,提供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2011年,市委召开了“六五”普法启动大会,下发了《黑河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全市及时调整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充实力量。2015年5月,市委召开了全市法治宣传教育暨“六五”普法工作推进会议,认真总结了“六五”普法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形势,提出要求。2013年7月12日、2015年7月6日,市委组成了“六五”普法中期检查组和总结验收工作组,对6个县(市)区等68个部门、中省市直20个党委进行检查验收,确保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及时部署落实。

二是加大投入,提供行政保障。各级政府把“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了“十二五”规划和目标考核体系,实行绩效考评,落实了《黑河市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中共黑河市委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黑河市关于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市、县两级分别建立普法讲师团、普法联络员、法律服务志愿者三支队伍,共计1857人。全市建立县级普法培训教育基地6个,廉政教育基地4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2个。在经费保障上,各地将普法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五年来,全市共投入176万元经费,征订了普法教材2万余册,法治光盘60套。

三是落实责任,提供工作保障。普法工作成员单位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完善了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发挥了法治宣传教育的主力军作用。全市上下切实做到了“三个积极参与”。即:积极参与“法律广场”、“法律大集”、“法律七进”活动;积极参与法律颁布日、宣传日、纪念日的专业法宣传等项活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注重结合,促进全力推进“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形成合力

一是结合依法行政,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邀请省专家对该市四大班子、现职副厅级以上领导和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做了宪法知识专题辅导,举办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务员法治培训,切实提高了干部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和“一站式”审批服务模式。在做好维护当地社会稳定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率化解社会矛盾问题,推进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专项接访工作,市本级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已参与市级领导专项接访50余次,有效缓解了信访工作压力。

二是结合边境城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该市有经国家司法部批准成立的涉外律师事务所和在俄罗斯布市设立的办事处。优化涉外法律服务体制、机制,把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办成开展对俄人员法律咨询、在俄人员权益维护、中俄双方互转委托办案、律师见证业务综合平台。2015年,该市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全面推进,黑河、俄阿州律师协会、公证协会之间共进行互访4次,就有关事宜达成意向性协议。黑河口岸联检大厅设立了中俄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图板,为中俄公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

三是结合三城同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该市把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与创建“卫生城”、“环保城”、“园林城”,“三城同创”。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了“一法一例”专项检查、严格公正司法专项治理、基层法治化管理示范点创建等一系列活动,在落实各项创建活动中,推进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提升了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使该市顺利通过各项检查验收,荣获了 “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城、全国环保城、全国园林城”等多项荣誉。

四是结合新媒体,开通了多个热线服务项目。为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效果,结合黑河实际,打造“互联网+普法”宣传格局。先后开通了“12348”法律服务热线,微信、微博在线服务、法律导航网等,整合为“三位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政策法规解答、心里咨询疏导、化解矛盾纠纷、指导法律诉讼等服务,依法公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个平台,将普法与讲法、国内与涉外、“法制”与“法治”有机融合,积极引导社会崇尚法律、崇尚法治,自投入运行以来,已接待群众咨询百余件,全部给予解答。

五是结合“法律七进”,深入开展了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了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军营”活动。先后组织领导干部集中学法69次,参训达11800人次;全市740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法律知识网上考试。以“重民生、促发展、走基层”活动为重点,以“法律大集”为载体,开展“送法下乡”、“送法到农户”等活动,共培训村“两委”干部2677人次。向社区居民发放法律服务便民联系卡6.6万余张,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674件。实现法治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全市181所中小学有176所学校配备了法治副校长;组织开展校园普法宣传活动,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格局。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1453人次,发放联系卡1.8万余张。与13个驻军单位签订了军政共建协议,开展法律知识讲座20余场,赠送法律书籍2000余册,发放法律宣传资料3000余份,为官兵解答法律咨询500余人次;建立了军人军属维权工作站,在全省召开的“法律进军营”活动推进会议上进行了工作交流。

三、领会内涵,确保全力推进“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升

一是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确保普法深度。把促进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全面掌握群众的法律需求,让普通民众能够及时了解与自身权益相关的法律,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强化服务发展理念,确保了普法广度。把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贯穿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全过程,着力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切实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治本功能。

三是强化专业培训理念,确保“依法”普法。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普法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者的宣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

四是强化工作保障理念,确保持续健康普法。从根本上解决普法经费紧张的问题,保证基层普法部门的基本普法设施,保证基层普法工作者的基本工作环境,从而保障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推动普法效率的提高,不断提升边境城市的法治宣传教育水平。(中共黑河市委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