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11月8日讯(刘丽娟)2015年以来,娄底市娄星区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系列活动为载体,勇于创新,打造品牌,高标准,严要求,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开展扎实有力,取得了在校学生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100%,家庭法治宣传覆盖面100%,“法治示范学校”创建面100%等优异成绩。
打造品牌,青少年普法教育实现全覆盖深发展。娄星区确定“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为全区中小学普法重点项目,并做为全区普法工作的一个品牌强力打造,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区委政府联合发文,15个部门参与,在全区56所中小学校全部推广,全区所有村社区参与互动。娄星区不但在广度上要求全区所有青少年悉数参与外,在普法深度上则要求全区青少年学生每年法治宣传受教育次数4次以上、参与实践活动2次以上达100%,青少年学生家庭受教育面达100%,城区社区居民普法知晓率、参与率分别达100%和80%以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系列活动为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确定了法治辅导员、法治老师,为每个学生确定了普法教育责任人,开展了“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法治示范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普法教育光荣户”等创建活动,“模拟法庭”“小手拉大手”“我是小小普法志愿者”“法律知识竞赛”“普法手抄报”等互动活动,通过小品剧表演、讲座、心理咨询、校报、板报、宣传栏、宣传橱站牌、电子屏、学校网站等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受到广大师生欢迎。
加强领导,青少年普法教育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娄星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专门听取区关工委、区司法局、区教育局、区综治办等部门的工作汇报,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主任,区关工委主任、区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区政府副区长等为副主任的领导小组,划拨30万元专款保障活动开展,下发了全区青少年“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实施方案,拿出25万元专项资金,订购了1万余册《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挂图和光盘等。同时关工委积极作为,吸纳企业冠名参与此项公益事业活动,引入民间资金40余万元。召开了高规格的“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在家区委常委悉数参加,区委书记作重要讲话,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区各区直相关部门、各街镇分管综治工作和关工委工作的领导、各学校分管法制的副校长、各社区村负责人及相关单位共400余人参加了动员大会。各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了专人负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区上下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娄星区“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系列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的通知》《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的实施意见》《关于成立娄星区青少年普法教育讲师团的通知》《娄星区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娄星区青少年普法教育骨干队伍培训计划》《关于开展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从制度上确保活动有效实施。 同时,娄星区还着力在中小学普法持久力和常态化上做实文章,将普法常态工作载体模式化要求纳入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工作机制中,《法制教育》列入教材,实现普法教育课时、师资、教材、教案、考试五个到位。在社区和村,建立起了一套与之配套的机制,实施“一把手问责制”。强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每个普法责任制部门一一对口联系相关社区、村、学校,实行“基层普法不过关,联系部门要问责”。
夯实阵地,青少年普法教育实现多样化示范性。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何让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无意识下就能学到法,这就要靠阵地建设。娄星区在此方面下了很大力气。按照“建成培育一个带动影响一片”的工作思路,科学考量较大学校和社区村居布局,在全区建立了娄底市禁毒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基地、娄底三中法治示范园、街心社区德馨园法治角、双江法治公园、娄底监狱法治教育基地、娄底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法治教育中心、早元法治文化广场、珠山法治公园、白鹭山庄拓展基地等10余个青少年主题教育基地。日前,娄星区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着力打造全方位的青少年法治文化阵地群思路,力争到2020年建成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1个、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2个、区级法治文化示范点10个。在这些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通过明确工作制度、展示内容,加强各部门和社会、家庭、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相互联系和沟通,构建政府、社会、社区、学校、家庭“五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使青少年能时刻受到法治教育。全区青少年普法实体阵地全年免费开放,并定期开展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演出、法治谜语竞猜、法治夏令营、模拟法庭等活动,成了青少年最爱去的地方。同时,全区有计划安排各学校组织学生来参观学习,成了娄星区校外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实体阵地平台,让广大中小学生深受教育。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娄星区青少年法治实体阵地已接受区内外青少年参观学习教育达80万人次,法治宣传教育效果凸显。(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