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9月12日讯(滨州市普法办)2018年是“七五”普法工作中期检查督导验收年,为全面了解掌握山东省滨州市“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推动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滨州市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从成员单位中抽调人员26人,组成7个检查督导组,由市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分别带队,于9月3日至9月7日对全市7个县区和3个开发区及部分市直部门(单位)的“七五”普法中期工作进行了集中检查督导。
9月5日,市委副书记、市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凯同志带领检查组到邹平县进行“七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检查督导组先后来到邹平县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好生初级中学(好生街道法治文化广场)、邹平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查看资料,听取工作汇报,现场查看了场所。
在听取了邹平县委县政府“七五”普法中期工作汇报后,张书记从四个方面对邹平县的“七五”普法中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一是思想重视,组织有力;二是系统完善,联动有效;三是载体丰富,贴近需求;四是注重创新,效果明显。对下一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张书记要求,一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尤其是当前各级聚力“三大攻坚战”,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在法治框架下开展和推动,迫切需要提高各级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法律、熟悉法律,才会尊重法律、信仰法律,才能更好地营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浓厚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还应该做得更多、更细、更扎实、更深入。二要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特点,分类实施法治宣传教育。在普法内容上,要从“工作需求”向“受众需求”转变,在普法形式上,要从“灌输式”教育向“服务式”教育转变,在普法方法上,要从“突击式”向“常态化”转变,建立长效普法机制。三要进一步突出依法治理。要积极开展依法治县、依法治乡(镇)、依法治企等创建工作,努力提升区域依法治理水平。要加快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创新,用法治来调整规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平息各项矛盾纠纷,并凝聚共识,引导推动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面提升我市的依法治理水平。四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要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要根据新形势和普法实际需要,适当加大经费投入。要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认真贯彻“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执什么法普什么法”的原则,明确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切实种好本部门的普法“责任田”。
9月6日上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孟晓雷带队到惠民县进行了检查督导,并对扫黑除恶相关工作进行调度。9月5日下午,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督察长,市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赵永生带队到滨城区和滨州经济开发区进行了检查督导。期间,市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分别带队到阳信县、博兴县、无棣县、沾化区、北海经济开发区进行了检查督导。
本次“七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的主要内容是全市“七五”普法规划、2016—2020年依法治市规划和市人大常委会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主要包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学习宣传情况;(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普法重点内容的学习宣传情况,尤其是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的情况;(三)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村(居)民以及村(社区)干部等重点普法对象学法用法情况;(四)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五)“法律六进”等各类法治宣传主题活动开展情况;(六)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情况;(七)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情况;(八)法治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组织领导和基础保障的落实情况等。(山东省滨州市普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