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12月4日讯(苏良均)今年来,筠连县把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双千”企业发展作为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推出多项新政策、新举措,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双千”企业发展环境,搭建“法律服务助企平台,预防调解纠纷稳企平台”两个平台,以及“开展‘立体式’法治宣传,开展‘跟进式’法律服务,开展‘巡诊式’纠纷排查” 三式联动措施服务民营经济、“双千”企业,为全县的民营经济、“双千”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主动作为,搭建两个平台
今年以来,筠连县积极组织律师法律顾问团主动介入民营企业,及时提供综合、配套、全程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支持,搭建了两个平台:一是法律服务助企平台。根据企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组建了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36名人员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主要是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和发展中的法律问题。二是搭建预防调解纠纷稳企平台。筠连县民营企业调委会由9人组成,其中律师5人,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了解调委会的运行情况、开展企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要节点选派律师到信访局接待企业上访人员,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三式联动”,贴心服务民营经济
一是开展“立体式”法治宣传,增强企业依法经营意识。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列入普法规划和年度计划,深入企业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活动,大力推进法律进企业、进工地活动,引导企业正确处理好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法律关系,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职工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定期举办以企业管理人员为主的法治学习培训,邀请专家围绕企业实际需求,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系统学习劳务关系、风险防范化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企业依法建立和完善制度,保证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积极组织律师主动上门宣传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创业创新。今年以来,共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职工法治培训讲座5场次,走访企业20余家,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二是开展“跟进式”法律服务,提高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充分发挥律师服务职能,多形式开展法律服务“惠企”活动。深入企业开展法律体检,参与合同拟定、拖欠款催收、各类纠纷的化解以及代理诉讼等事项。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并根据“法律体检”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法律层面分析风险,提出建议,化解矛盾,增强企业风险防范、依法经营和规范治理的能力。截至目前,已有7名律师为20余家企业担任法律顾问,3家律师事务所与2个工业园区4家企业签订了“律企联姻”协议,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签订合同、重大决策等事项提供法律咨询,出具法律意见,帮助企业建立管理制度,促进企业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三是开展“巡诊式”纠纷排查,优化企业健康发展环境。强化企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矛盾纠纷多发易发行业领域延伸,大力加强企业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规模较小的企业设立调解小组。依托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面排查、研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及时了解广大职工对企业依法规范经营的要求,引导企业职工依照法律规定程序解决与企业之间的涉法问题。
三、突出需求,重服务成效
一是突出民营经济、重大项目法律需求,力求服务取得新成效。由四川瑞龙律师事务所、四川玉壶律师事务所、巡司法律服务所负责人等经验丰富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5人组成的专业团队,服务四川蓝伯特公司、塘坝兴旺煤矿等10余家“双千企业”,特别是解决四川信利化工项目涉民工问题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件,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为服务民营经济及重点工程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积极引导律师公证服务民营经济、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律师公证人员参与办理筠连县外妇大楼重点工程建设打击违章建设行为、中华街棚户区强制搬离排危项目、城南新区项目建设强拆、龙镇王家沟水库征地拆迁、沐爱拆迁证据保全等案件,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可能存在的矛盾隐患。目前全县律师担任各类法律顾问50余家,其中担任政府法律顾问20余家,事业单位法律顾问10余家,企业法律顾问20余家,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48条,帮助审查经济合同31份,促成经济合同签订16起,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切实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筠连县实施法律服务“2+3”举措,将法律服务资源引入到民营经济第一线,为破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难题作了一定探索,成效明显,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增强了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