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2012年5月24日讯 记者张河棋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领导干部学法电视电话会议以及我国“六五”普法规划、决议精神,实现“上传下达”的学法和考试功能,推动法治惠民工程发展,积极创新普法形式,改变过去普法教育中普及面不广,针对性不强,学与不学一个样,甚至走过场的弊端,确实使普法教育工作由软变硬,普法考试由虚变实,充分利用网络在学法用法中的独特优势,实现学法用法及法律知识考试网络化、信息化、无纸化,提高普法对象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09年12月11日经张苏军副部长批复,在原全国普法办编辑的《领导干部学法软件》基础上,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继续组织研发《无纸化学法及考试系统》,经过2年多的精心研发,2011年10月全部研发完毕。
2012年2月24日经司法部领导同意,在天津全国法宣处长会上演示《无纸化普法系统》。会后湖南、湖北、江苏、广东、福建、陕西、广西、河南等省先后邀请该项目负责人陈百顺社长到各省参加全省法宣会,并在会上作详细演示及讲解,反映良好。目前,该系统即将在湖南、山西、江苏等省安装及广泛普及使用之际,中国普法创新网对陈社长作了专题采访。
本网记者:为什么要研发推广《无纸化普法系统》?
陈百顺社长:1.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纸质读物阅读率逐年下降,电子网络阅读率急剧上升。据有关部门测算,国人的纸质读物阅读率已从五年前的49%下降到20%左右。无纸化学法和考试已成为大势所趋。
2.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全国性的金财、金税、金卡、金审、金关、金盾、金保、金农、金水、金质等工程取得了巨大发展,而司法行政系统普法工作的电子化、信息化则显得相对落后。
3.普法创新的迫切需求。从“一五”至今近30年了,全国普法战线仍未摆脱“订购教材发牢骚,普法考试团体操(抄)”困境。如何普法工作“由软变硬”、普法考试“由虚变实”是当前普法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无纸化普法系统能够实现“真学真考”,可以迅速扭转基层干部群众“不拿普法当回事”的局面。
4、构建节约型政府的重要举措。纸质学法和考试“成本高、程序繁杂、费力不讨好”,考试时从发书、出题、印卷、运输、设置考场、监考、评卷需要十几道工序,特别是集中考试时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和安全隐患,领导和群众怨气很大。无纸化普法“鼠标轻松一点,几十万人成绩尽来”。
本网记者:研发推广《无纸化普法系统》有什么政策依据?
陈百顺社长:1. 2003年胡泽君副部长的批复。为积极探索普法工作电子化、信息化的方式方法,2003年12月25日,时任司法部胡泽君副部长批复,由全国普法办编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组织研发《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软件》。2004年上半年正式出版,截止2006年底全国累计安装5000多套,终端读者近百万人,受到主管领导和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2.2009年张苏军副部长的批复。为贯彻落实全国领导干部学法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实现“上传下达”的学法和考试功能,2009年12月11日经张苏军副部长批复,在原全国普法办编辑的《领导干部学法软件》基础上,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继续组织研发《无纸化学法及考试系统》,经过2年多的精心研发,2011年10月全部研发完毕。
3.2011年张苏军副部长的第二次批复。为保证软件研发质量,切实维护全国普法办编辑产品的权威,2011年8月5日张苏军副部长在《关于全国普法办编辑的<无纸化学法用法及在线考试系统>研发情况的汇报》上批复“请法宣司支持,并把好内容关”。
4.2012年2月全国法宣处长会上的演示。2012年2月24日经司法部领导同意,在天津全国法宣处长会上演示《无纸化普法系统》。会后湖北、江苏、广东、陕西、广西、河南等省先后邀请去各省召开的全省法宣会上做详细演示,反映良好。湖南山西早在2011年底已发文试点推广。
本网记者:《无纸化普法系统》有哪些具体内容?
陈百顺社长:《无纸化学法及考试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套基于C/S+B/S模式创建,JAVA语言开发,采用TBS加密技术的“终端用户式”无纸化学法、考试和报表系统,具有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方便学法考试等明显优势,是全国普法办公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节约型政府的有力举措。《系统》分普法办版和终端版两种。
“普法办版”由学法平台(学法公告、教材添加、浏览计时、练习计分、互动辅导、学法自测、资料中心、普法讲堂等)、考试平台(考生注册、题库添加、智能组卷、试题加密、考时控制、作弊管理、自动评分、分级汇总等)、报表平台(新建报表、月份汇总、年度汇总、报表查询、基本情况表、重点对象学法表、普法队伍阵地建设表、法律六进表、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表、12·4法制宣传日表等)、辅导平台(课程管理、学习管理、题库管理、组卷管理、考生管理、考场管理、成绩管理等)和管理平台(网络绑定、权限分配、身份管理、系统术语等)等五大平台组成。
“终端版”只设定学法平台(包括学法公告、在线学法、学时学分、学法自测等)、考试平台(包括考试公告、进入考试、成绩查询等)和报表平台(新建报表、报表上报以及7大普法报表等)等三个平台。
本网记者:《无纸化普法系统》有哪些功能特点?
陈百顺社长:1.百万学员共享:系统采取类似“增值税软件”的结构设计,辖区各机关单位通过该系统与同级普法办静态IP捆绑,用户只在本单位电脑浏览考试,普法办后台零负载,只在上传下达教材和考卷时才使用秒级宽带。
2.安装操作简便:任何单位只需申购安装1套软件,单位所有工作人员通过本单位服务器IE地址浏览学习考试即可。一键式安装,长期使用。软件傻瓜式设计、零打字操作,深受老同志好评。
3.自主添加管理:系统除添加上级指定普法教材和题库外,各级普法办还可结合实际,随时自主添加地方普法读本、普法文件、普法讲座和题库等,真正满足了各地普法办、司法厅局“自主添加管理”的普遍需求。
4.量化学法考核:系统特别设计了“学时学分”功能,即将指定的各种普法教材和地方教材的电子版录入《系统》内,并在每章节精心设计若干《练习题》,通过对学员“浏览页面”时长以及作答课后练习情况,自动生成“学分”,真正实现学法的“量化”考核,防止随意性和走过场。
5.实时在线辅导:以往普法基本是自学,更谈不上“辅导、答疑”。系统中设定的“辅导教师”(普法办人员或公益律师等)可以在线答疑解惑。学员可在平台内部进行讨论交流,也可以通过平台向在线辅导教师进行咨询,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法的互动性和学法兴趣。
6.强大智能组卷:系统自带了727部法律法规4万多道题库,主考人员可按照应考知识点(1万多个)、难度程度(分难、中、易三种)、题型分配(单选、多选、判断)和题量覆盖等要素一次配置完成后,即可自动组成几套、几十套乃至几百套试卷供选择,且每份试卷均处于自动加密状态。
7.轻松电子报表:系统面向终端用户精心设计了《普法业务统计报表》、《重点对象学法情况表》、《普法队伍和阵地建设表》、《法律六进统计表》、《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情况表》、《12·4法制宣传日活动表》七大表格等。用户可随时填写电子报表“轻松一点”,辖区普法办即可收到。
8.丰富视听一体:系统可附带全国普法办近30年普法政策经验、200多部法律30000多条文释义、2万多套学法题库、8000多件学法案例、2000多件法律文书和合同范本,以及50多位法学名家的视频讲座。
本网记者:单位电脑不足问题怎么解决?
陈百顺社长:为解决网站常见的“系统崩溃、网络堵塞”等问题,本系统采用“终端安装、上传下达、普法办后台零负载”的运行模式,因此辖区机关单位申购安装一套本系统,学法和考试只需在本单位电脑前即可完成。如遇单位电脑不足的应学应考人员,可到本级普法办指定的计算机考场(党校、职教和城区重点中学等)参加集中考点无纸化考试。
本网记者:涉密单位或者只有内网的单位,能使用这套系统吗?
陈百顺社长:涉密单位或者只有内网的单位,可在内网服务器上安装一套软件,同时在任一台连接外网的电脑上重复安装一次软件,通过光盘或U盘,将外网软件中接受到的教材或考卷,加密拷贝到内网软件中,即可正常学法和考试。考试结束再将汇总后的加密成绩导出,上传到普法办即可。
本网记者:既然在本单位自己电脑上学法和考试,如何防止作弊?
陈百顺社长:一是通过系统智能组功能卷,几分钟之内可出几百套内容各不相同的考卷,实现“人手一卷、卷卷不同”;二是通过全省或全市或全县统一的“考试时间段”(一般90分钟,不是普法网站上所出现的几天甚至几十天的考试时间段,那样代考率很高)。由于在规定的90分钟内“人人同时作答,无暇替别人答卷”,即使左顾右盼,因考卷不同,也无济于事。
本网记者:不管厅级、处级、科级或者机关、企业、学校,在这套系统是否都学同一教材,都考同一类试卷?
陈百顺社长:不是。系统在学员注册时,会自动提醒他选择其中的“何种身份”,一旦选择确定某种身份,登陆后就只看到适合自己学习的电子版《普法教材》和接受适合自己参加考试的的《试卷》(几十上百种,随机点开的,因此即使同一单位同一级别,仍然卷卷不同)。
本网记者:《无纸化普法系统》能解决当前普法工作存在的哪些问题?
陈百顺社长:一能够解决传统纸质学法和考试“成本高、程序繁杂、费力不讨好、团体操(抄)”等问题(如前所述),实现“鼠标轻点,真学真考”。
二能够解决各级普法办“人力、财力严重不足”问题。一旦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安装有《无纸化普法系统》,无论学法还是考试,各级法宣处(科、股)只需安排1人在系统后台上“轻点一下鼠标,即可指挥全局”。
三能够解决基层机关单位在普法上的“重复投入”问题。辖区机关单位一次性投入几百元安装一套《无纸化普法系统》,可十年、八年长期使用,真正做到省时、省力、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