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5月9日讯(李梦茹)“七五”普法以来,敦煌市紧扣“法治敦煌”建设这一主题,聚焦法治生动实践,以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法治宣传“主引擎”作用,以思维创新谋划新发展,以实践创新实现新跨越,全力打造新媒体时代法治宣传“升级版”,点亮广覆盖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法治“灯塔”,为“法治敦煌”建设汇聚强劲合力,凝聚强大动力,宣传了“法治敦煌”新成效、绽放了“法治敦煌”新魅力。
一是关注“敦煌普法在线”微信公众号。为进一步丰富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知识,着力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在每月重点工作安排中明确了机关干部公众号订阅任务,“敦煌普法在线”微信公众号以“传播法律知识、服务法治敦煌建设”为目标,旨在有效推进依法治市进程,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截至目前,“敦煌普法在线”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关注人数为3400+,点击量10万+,做到了“时时更新,事事更新”。
二是在敦煌文化旅游报开辟“飞天普法”专栏,在报纸醒目位置刊播法治宣传教育标语;制作法治宣传教育图片在“智慧家庭”电视终端平台播出,并将征集到的“我与宪法”微视频和禁毒演讲视频50余件优秀本土法治文艺作品导入“智慧家庭”电视终端平台进行展播;组织各单位运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现代传播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组织开展有深度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制定普法与依法治市股目标责任书,确保全年工作有计划,有步骤进行,认真研究制定了《2019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年度工作重点,细化具体措施,结合工作实际,按照“月月有主题,季季有重点”的普法工作要求,将法治宣传教育任务细化分解,每月初通过“敦煌普法与依法治市”qq群和对法治宣传教育重点进行安排,月底由各单位将活动开展情况上报,并及时对活动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有力地推动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顺利开展,为确保全市“七五”普法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保障。
四是为各乡镇建立“法律服务在身边”微信群,为重点普法对象推送法律知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法治敦煌建设水平奠定了群众基础,从今年1月份起,面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职工、农村党员干部等三大群体,充分利用手机微信群便捷、高效、覆盖面广的传播特点和功效,借助手机微信群发平台,定期分类推送普法知识点,开启“指尖普法”新模式,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实现普法信息多跑路,群众咨询少跑腿。市司法局主要围绕“三个注重”推送普法知识点,扮靓法治宣传新窗口,让小微信铸就大平安。“法律服务在身边”微信群预计年发送量达300余万条,截至目前,共发送手机普法微信20余万条,受众10万余人。
五是开展点单式普法,实施多元化普法。由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政治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有普法工作经验和宣讲能力的专家学者及热心普法工作的法律工作者等人员组成普法讲师团,普法讲师团成员根据工作安排或有关单位邀请,为全市各乡镇、街道、学校、各企事业单位提供“菜单式普法、点单式服务”
六是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实施精准化普法。从权责统一、及时有效、普治并举等3个方面,明确普什么、对谁普、怎么普的问题,理清全市各镇、各单位、各部门和驻敦单位的普法责任清单,划分普法责任田,实行普法责任“包干到户”。
七是围绕“法律八进”,启动“法律大讲堂”活动。敦煌市司法局进一步探索研究“法律大讲堂”的特点和受众的需求变化,组织由司法干警、公证员、律师、人民调解员等人员组成的“七五”普法宣讲团成员,不断创新课堂模式,完善丰富课堂内容,围绕“法律八进”,以“法律法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为主线,开展“法律大讲堂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宗教场所、进公共场所”活动,将“法律大讲堂”办成“普法室”“议事厅”“调解庭”,大力倡导“守法光荣、违法可耻、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良好行为习惯,深入普及“自强、厚德、文明、勤俭、明礼、宽容、尽孝”等基本道德规范。
在下步工作中,敦煌市司法局还将通过订单式普法、项目化普法、案例式普法,运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公交车普法、村村响普法、“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推动媒体公益普法工作创新,着力增强普法工作实效,为奋力开启“更富、更美新敦煌”建设新篇章和“法治敦煌”建设新征程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甘肃省敦煌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