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韦奇 黄永宁)近年来,广西靖西市安宁乡果布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打造乡村治理样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心气顺了,环境变美了,邻里更加和睦,产业兴旺发达,逐步实现了“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图为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樊天玉向村民了解生活生产情况
“平安e校车”拉动智慧乡村建设
在村民看来,孩子平安了,家庭才能平安,乡村自然也平安了。为此,果布村从解决孩子平安上下学入手,引进利用“平安e校车”App,推广给每一位家长使用,以此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抓手,得到广大村民赞誉和支持。
“通过‘平安e校车’App,实时了解孩子上车、下车及到校、到家情况,不用再担心孩子上学路上安全问题了。”果布村村民韦福令说。
果布村党支部书记李铭认为,当前信息化时代,乡村治理要有更多智治的元素。因此,几年来,在以他为班长的村两委,注重整合资源,设立村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便民服务窗口,联通“智慧人社”平台,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事项“就近办”“掌上办”“网上办”;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目前已建成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立综治视联网和广西综治信息平台等“三网合一”,安装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探头26个,“智慧乡村”管理平台实现线上服务一体化,实现“一屏观民情、一网管全村”。
同时,以村党支部为龙头,依托“一部三社四队”,即一个党支部带领桑蚕、水果、养牛三个合作社,以及邻里互助队、党员帮扶队、老年调解队、治安巡逻队等四支队伍,帮助村民发展产业、调解矛盾、维护治安。
“大操大办”风气移除了
“严格规范婚嫁彩礼标准,婚事双方宴请人数不超过5桌50人,倡导结婚不收彩礼聘礼聘金……”
今年以来,果布村把移风易俗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突破口,以宣传引导、完善制度、选树典型、寓教于乐为重点,力促为群众减负,为幸福加码。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成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并聘请离任村干部、乡贤能人等参与其中,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村两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讲习所、道德讲堂等载体,深入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庆重阳”敬老爱老等系列活动,定期对关爱人群扶贫帮困送温暖。通过推选一批践行移风易俗正面案例和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的方式,发挥典型示范引领效应,定期评选表彰“好公婆”“好儿媳”“最美家庭”“优秀党员”等,让群众物质上得实惠,精神上得奖励,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文明乡风建设,达到“选树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举办文明评选活动助力乡风建设
“移风易俗活动开展以来,村里大操大办婚事丧事的情况没有了,我们负担减轻了,可以用更多的资金投入产业发展了。”村民韦福清颇有感慨地说。
村规民约“约”出文明风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不仅铺张浪费,也给村民带来了经济压力,所以我们将‘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大操大办’写进了村规民约当中。”樊天玉说,通过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活动,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并且把传统道德文化、现代法治精神等内容融入到村规民约中,有利于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向村民宣讲村规民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确保移风易俗倡文明新风活动接地气、有成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代表等共同起草、修订完善《果布村村规民约》,涵盖了乡风民俗、环境卫生、邻里相处、孝敬父母、子女教育、宴请操办等内容。通过定规矩、立良俗、破陋习、扶正气,以规立德滋养文明乡风,全村呈现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气象。
“我们以村规民约的修订、执行、监督、内化为切入点,凡村规民约规定不能做的事,大家都自觉遵守了,如红白喜事大家都不大操大办了,邻里之间更加互助友爱了。”李铭深有感触地说。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