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人物
     法治人物
     
    平凡岗位•精彩人生(系列报道五十三)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0001-11-30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编者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曾几何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因成就了一番大业而名垂青史,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在人类文明的星河里至今还熠熠生辉。而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也以不平凡的事迹和精神打动和激励着无数的人,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谱写着他们精彩的人生。为此,本频道特推出《平凡岗位·精彩人生》系列报道,欢迎投稿。—— 

     

    用爱心化解积怨  用耐心调解纠纷

    ——陕西省宝鸡市“十佳人民调解员”樊多贤

     

        本网2012年5月18日讯   通讯员刘小花报道   樊多贤,男,55岁,中共党员,现任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美阳村调委会主任。29年间他调解民间矛盾纠纷以为己任,把为民服务做为人生追求,在维护一方稳定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近三年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28起,调解非正常死亡案件23起,参与处置突发性事件134起。

        开展“争当人民调解能手”活动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4件,其中疑难复杂纠纷19起,防止群体性事件与群体性上访21起,化解矛盾纠纷共涉及金额320余万。2009年10月,美阳村调委会先后接受了中央综治委和国家司法部及信访中心领导的视察和调研,调委会工作受到中央综治委等部门的充分肯定。2012年被陕西省司法厅推荐为“全国人民调解能手”。

     

        一、坚持发展和谐思路,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美阳村地处佛教圣地——法门寺核心地段,1986年法门寺宝塔地宫文物被发现,法门寺文化景区一期工程开始建设,担任村调委会主任的樊多贤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履行着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的职责,先后60多次深入村组农户宣讲政策法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远大前景,调解矛盾纠纷20多件/起,解决征地拆迁具体问题40多件/起,完成征地600多亩,搬迁农户284户,确保了一期项目的圆满完成。

        2007年4月,法门寺文化景区二期开发建设项目全面动工,在美阳村需要征地1600亩,搬迁农户327户,搬迁公坟254座。征地工作量大面广,牵涉群众切实利益,加上征地面积大,补偿标准低,群众抵触情绪很大。樊多贤同志主动担负起做群众工作的重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用政策化解积怨,用发展大局感化群众,全面实施和谐征地”的工作思路,建议县、镇工作组成立政策宣讲小组,并亲自带队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会、群众大会,多层次宣讲征地政策,宣讲景区开发远景,期间,全村共征求各类意见达200多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多起,宣讲新的补偿政策12场次,做思想政治工作60多人次,终于使群众由抵触变为支持,仅用一个月时间就签订了1600亩征用土地协议,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300多农户的搬迁安置工作,实现了“零上访”的目标,为景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爱心化解家庭矛盾,努力创建和谐文明家园

     

        樊多贤同志以创建文明家园为己任,默默奉献。2008年9月,本村青年樊峰与妻子因家务琐事发生口角,丈夫将妻子打伤,妻子叫来娘家20余人,扬言要收拾樊峰。樊峰也不甘示弱,组织户族兄弟准备应战。樊多贤得知消息后,火速赶往现场制止事态,并将情况及时报告镇村干部,在派出所民警和镇村组干部的协助下,化解了这起纠纷,避免了一起群体械斗事件。

        美阳村云西组村民王德荣,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4年复员回家,抗美援朝期间三次负伤,属二等伤残军人。不幸的是他中年丧妻,一生孤鳏含辛茹苦养育了三个儿女成家立业。几年前因家庭锁事与两个儿子发生了纠纷,两个儿子都不愿意赡养老王,他像皮球一样被两个儿子踢来踢去,老王一气之下,卷起被子住进了自家的苹果园,过着孤独的生活。樊多贤知道消息后,及时和老人谈心、了解情况,掌握了其家庭矛盾的焦点,于是,他召集老王及儿子、儿媳做思想工作,对两个儿子、儿媳的错误地方提出严肃的批评,对老人的固执思想进行了指正,最终和和气气的解决了老王的赡养问题,老王按耐不住流下激动的泪水,拉着樊多贤说:“感谢你啊,把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你真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啊”!在他的努力下,美阳村家家和睦、户户美满,呈现出齐心合力创建和谐文明新家园的气象。

     

        三、无惧无畏勇于担当,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新的历史时期,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农村矛盾越来越突出,且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做为一名农村调解员,必须坚持敢于负责的精神,才能做好调解工作,樊多贤经常用“我是调委会主任,有话对我说!”这句话激励自己,勇于负责。

        2007年8月4日,美阳村村民王某驾驶客车由法门发往西安,途中由于车速过快,操作不当,侧翻在公路西侧土壕内,造成乘客1死36伤的重大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樊多贤率领调委会人员随同镇、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到出事地点,参加抢险救人,又连夜赶到县医院,与工作组人员一起耐心细致的做死者亲属工作,力求稳定大局。车主由于惊吓躲闪在外,难以配合医院治疗。死、伤者亲属得知内情后,情绪极不稳定,准备集结伤者家属一起抬尸游行闹事,向政府发难。得知情况后,樊多贤随同工作组火速赶往公路拦截,一到现场,就遇见近200人集结乘车去县政府上访。他一个箭步直奔到客车前,拦住客车,大声呼喊:“大家要保持冷静,不要胡来,我是调委会主任,有话对我说”!现场劝解家属下车谈话,讲清政策和处理建议。他要求大家保持冷静冷静再冷静,防止过激行为引发新的纠纷。随后,他想尽一切办法,往返县城与镇村,找到了肇事车主王文全及其家人,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经过4天4夜的不懈努力,终与达成协议,对死者进行了安葬。又相继按照《民法通则》调解处理了36个伤员的医疗救治纠纷,无一引起激化和上访。据统计,29年中,他亲自处理的突发性非正常死亡事件共计134起,所有事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无一例引起激化和上访,为当地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美阳村的村民风趣地说:“老樊既是我们的调解员,又是我们的“闲事管家”,不论大小事,我们都爱找他来管一管”。老樊听后也笑了:“为了我们美阳村的和谐幸福,我这闲事管定了”!樊多贤将自己人生中最富精力和珍贵的29年用在了调处矛盾纠纷中,村头田间、农户家中都是他不辞辛苦、苦口婆心调解的场景;每一条路、每一寸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忙碌的身影,就如一棵古松,毅然坚定,为守护一方稳定,为了自己心中的神圣使命而不懈努力着。(陕西省宝鸡市司法局基层科供稿)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