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伊利集团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一家乳制品赞助商,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乳制品高级赞助商。伊利集团下设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所属企业一百多个,是中国乳品行业中产品线最齐全的企业。产品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乳饮料、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品种。产品覆盖全国600多个城市。伊利雪糕、冰淇淋已连续十四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奶粉、酸奶产销量一直位居行业前列。
伊利集团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而发展起来的企业。作为全国乳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的食品企业,伊利集团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企业管理的法治化、企业运行的规范化。经常性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学法活动,严格按照依法决策、依法经营、民主管理的原则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践证明,这不仅是市场经济规范化运行的客观需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主观需求。
创建法治和谐企业,提高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
为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法律素质,让企业管理者平时学法、遇到问题找法、解决问题依法,使广大职工立足本岗位依法生产经营、依法办事,“五五”普法以来,伊利集团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长期以来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学法用法、依法办事制度建设,逐级成立了依法治企领导小组。集团公司成立了由潘刚总裁亲任组长的依法治企领导小组,副组长由集团的刘春海、赵成霞、胡利平三位副总裁担任,组员分别为集团各相关职能部门。活动领导小组为学法用法、依法治企提供了组织保障,使学法用法成为日常生产经营的重要内容,自然地成为我们的企业日常行为。企业内部的全部管理制度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全面、详细地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企业法制化管理日趋完善。
完善学法机制,注重法治和谐企业建设
“五五”普法以来,集团公司以集团领导和中层管理者为重点,并以点带面,集团公司内部学法已形成了长效机制。公司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要率先垂范,起模范带头作用,又要对口负责、对下负责,负责组织落实各单位、各部门职工的普法、学法、依法、用法工作。为切实提高集团公司整体的法律素质,伊利集团特制定了五项相关制度,即制定了《伊利集团领导班子学法制度》,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高了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企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经营管理制度,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制定了《伊利集团各级员工集中学法和自学制度》从集团层面对员工学法进行了规定,将全员学法纳入了企业行为,规定了学法时间、组织形式、以及学习效果、考核方式等,保障了普法工作的长期性和经常性;制定了《伊利集团法律培训制度》,由人力资源部和法务部共同负责培训工作,针对工作中涉及法律法规较多的法务、安保、安全、维权等岗位进行专业性培训,提高了涉法专业岗位人员的法律法规专业能力;实施了《伊利集团法律顾问制度》,这是保障公司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有效参加市场竞争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伊利集团共有法律服务工作者30余人,其中集团法务部有工作人员14人,集团法务部设有一名总负责人,法务专员2人,五大事业部均配备法务负责人与法务专员2-3人,均为法律专业本科以上毕业,工作经验丰富。在企业的原料采购、物流运输、产品生产、广告宣传、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维护企业权益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公司法律事务部全过程参与,为依法决策提供法律依据,依法界定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质量管理部在公司的知识产权、技术法规等方面进行把控,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安保部成立以赵成霞副总裁为主任的维权委员会,在维权、刑事诉讼、综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加强和巩固公司开展的学法用法活动成果,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公司制定了《伊利集团各级职工学法档案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档案工作。档案收集内容包括领导班子学法记录、职工学习心得交流材料、活动简报资料、法律考试试卷、法制讲座签到簿等,保证了学法资料的完整性,对学法普法工作起到了积极的监督保障作用。
创新普法形式,提升全员法律意识
在学法普法方面,集团公司采取了多管齐下、全方位覆盖的方式,积极开展法律进部门、法律进工厂、法律进班组、法律进员工家庭活动,深入宣传各项法律法规。
在阵地建设方面,从集团公司、事业部、分(子)公司和工厂,都设有专门的法务部门,并在档案室、图书资料室中存有大量的法律图书及法律资料;各事业部、工厂开辟了专门的法制宣传栏,定期张贴法制宣传资料、图片,以及法律培训资料、员工的学法心得体会等;集团的内部办公系统OA开辟了“综治园地”专栏,及时上传最新出台或修订的法律,以及大量生活中学法用法生动的实例,供员工查询学习。这些具体工作在企业内部营造了浓厚的学法氛围,让广大员工在耳濡目染之中增强了自身的法律意识,丰富了法律知识。
为避免理论学习的枯燥,提升员工学法的热情与积极性,伊利集团特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学法形式。集团和各事业部多次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来全面贯彻《新公司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与每个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法律座谈会则在集团与各事业部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使它们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来共同促进学法用法工作;冷饮、液奶等事业部的消防实践演习则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引导全员参与安全教育实践当中,寓教于乐;我公司还积极选派员工参加相关的法律知识竞赛,2007年度11月14日全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知识电视大赛内蒙古选拔赛时,我公司员工郑小波在4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参加全国比赛的机会;此外,伊利集团还举办专门的文艺晚会,编排法制类文艺节目,让广大员工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受到法制教育。
做好企业内部普法工作的同时,伊利人还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积极地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宣传活动。集团曾多次参与市综治委组织的集中宣传日活动、消防宣传活动。
2008年“三八”节之际,自治区妇联与伊利集团联合开展庆“三八”、迎奥运——伊利健康行活动。此次活动以“关爱进城务工妇女和城市贫困妇女健康”为重点,开展“送法律、送健康、创平安”系列活动,积极宣传普及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切实为广大妇女送温暖、办实事。
此外,伊利集团根据《伊利集团“知荣辱、树新风、见行动”员工日常行为管理规定》、《伊利集团公司廉洁自律规定》、《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责任追究制度》、《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奖惩制度》提炼形成了“伊利高压线”。 “伊利高压线”对伊利公司所有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行为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一旦触及高压线内容,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惩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截至2008年,伊利集团连续七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截至2009年,伊利的品牌价值达到205.45亿元,列中国食品行业首位;十多年间,伊利诚实守信、依法纳税,累计纳税80多个亿,连连荣获中国纳税500强企业;在“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行为”评选活动中,伊利凭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出色的企业声誉连续三年入选;在“中国年度雇主调查”活动中,伊利以超强的员工归属感和企业与员工和谐的劳动关系连续两届荣获“中国最佳雇主”殊荣;在带动农牧民致富、推动产业升级、增加就业岗位、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伊利集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而被评为“中国十大贡献企业”;从牵手奥运到启动“健康中国”,从南方雪灾到汶川地震,伊利一直在积极践行着社会公益事业,已累计为公益事业投入6亿元。在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等五大官方公益组织首度联合主办的2008首届华夏公益慈善论坛上,伊利集团作为中国乳业的唯一入选企业,与三星、联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荣获了“公益50强”奖项。
所有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公司依法决策、依法治企的经营原则和管理思路。伊利集团长期在公司内部形成了良好的依法治企的氛围,公司在近年来没有发生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明显减少、无重大环保安全责任事故。曾连续多年,伊利集团被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员会、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特别奖”“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被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组委会授予“ 全国食品安全十强企业”; 2007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活动领导小组授予伊利集团“劳动关系和谐单位”; 2007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授予伊利集团“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今天的伊利集团,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提出“用全球的资源,做中国的市场”,以不断创新、追求人类健康生活为己任,力争实现2010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的宏伟目标。诚信经营、依法治企是伊利集团一直以来恪守的准则,推进企业的法制化进程,也是伊利集团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今后,伊利集团还将继续致力于法治和谐企业的创建工作,为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首府和行业的规范运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