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组织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江西赣州法院调研“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居国屏,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邹宇平,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余学明,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傅伟刚等参加调研。
调研现场
代表委员们先后在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法院唐江法庭、瑞金市人民法院沙洲坝法庭、于都县人民法院盘古山法庭、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地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了江西法院推进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和赣州法院在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推进诉源治理方面的工作情况。调研中,代表委员们还参观了红井革命旧址群、“二苏大”革命旧址群、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到于都县梓山镇潭头社区调研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调研现场
“村委会主任在法庭调解案件效果怎么样?”“大量矛盾纠纷在立案前就化解掉了,社会效果好、效率高。”代表委员们来到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法院唐江人民法庭,为人民法庭立足审判职能、推动诉源治理的工作成效点赞。瑞金市人民法院沙洲坝人民法庭干警参与由瑞金市委政法委组建的“政法轻骑队”,就地实质解决劳动争议等纠纷,令代表委员们眼前一亮。于都县人民法院盘古山人民法庭组建“五红调解员”队伍,打造红色解纷站,做实红色助企点,构建红色服务网,在推进“红色治理”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代表委员们指出,要从红色司法基因中汲取营养,不断完善多元解纷机制,促进诉源治理。
10月20日下午,代表委员们在于都县人民法院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了诉源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座谈会上,陈宜芳向代表委员通报了全国人民法院及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延伸审判职能,做实调解指导法定职能、推进诉源治理、服务基层治理等工作情况。她表示,人民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前端、治未病”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调解工作会议精神,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契机,强化典型引领,推动诉源治理,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乡村建设。
座谈会现场
邹宇平表示,江西法院将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等结合起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深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努力实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各位代表、委员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认真进行分析,切实加以解决,不断开创全省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代表委员们对人民法院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深做实“抓前端、治未病”,推动诉源治理工作深化实化、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代表委员们还针对视察中了解的情况,结合履职中了解的群众需求和呼声,就进一步加强诉源治理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代表委员们表示,通过视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了法院工作,今后将更好地履行好监督职责,做好法院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把法院司法为民举措和基层法官风貌传递到人民群众中去。同时,把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及时反馈给法院,推动法院工作不断改进、实现高质量发展。(供稿单位: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