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文 邓世炎 通讯员 赖秋萍)“八五”普法以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司法局深入挖掘本土地域特色文化,积极探索红、绿、古“三色模式”,将长汀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传统文化和法治文化有机结合,着力让法治文化宣传沉淀下去、活跃起来,引导群众崇德向善、遵纪守法,聚力建设平安长汀、法治长汀,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红色基因 让法治星火迸发燎原之势
深入挖掘红色法治文化资源,积极探索“红色+”路径,切实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全民普法的“活教材”,汀州试院(长汀县博物馆)、何叔衡纪念馆2023年10月被评为福建省第一批红色法治文化遗存。
一是红色法治资源发现“早”。高度重视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的挖掘整理工作,将红色法治文化建设纳入全县“八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召开专题会议3场次,安排专人负责,确保红色法治文化遗存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深入档案馆、党史方志办,认真研究红色法治基因和长汀红色法治故事,获取长汀红色法治建设第一手资料。发现汀州试院、何叔衡纪念馆、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等红色法治场馆16处。
二是红色法治资源挖掘“深”。组织开展“瞻仰红色法治遗址”“触摸红色法治档案”“办好红色法治讲座”“举办红色法治汇演”“述说红色法治故事”等一系列红色法治文化活动,穿针引线地梳理红色法治文化背后的历史,让其中蕴含的法治精神变得更加立体丰富,总结形成“毛泽东亲自草拟具有法令作用的红军布告”“黑脸包公何叔衡大法官”“刘少奇、陈云深入汀州城调研‘劳动法’执法情况”等法治故事。
三是红色法治资源运用“广”。打造以汀州试院、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何叔衡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作为发展法治文化、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的有效阵地。制定深入开展红色和生态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坚持“红”“育”融合,将教育基地与周边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相结合,作为28个精品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让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接受红色法治文化滋养。2023年,仅汀州试院接待学习参观人数超100万人。
绿色发展 以法治引领打造长汀经验
依靠法治力量持之以恒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实现了从“浊水荒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历史巨变。
一是创建新机制出效。持续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生态法治教育,制定长汀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24部法律法规作为选学内容,纳入干部培训、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内容,落实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八五”普法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专题讲座40余场次。
二是建立新阵地出彩。打造“水土保持科教园”“三洲湿地公园”2个生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融合生态修复、法治文化宣传、未成年人研学、环境体验等功能为一体,开展生态文明法治宣传教育,为绿色发展构筑法治屏障。
三是壮大新队伍出圈。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落实“牵头推动、单位联动、典型带动、媒体驱动”的新方式,由司法局、林业局、水利局等7个单位建立绿汀“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吸纳志愿者158人,开展相关生态法治宣传教育53场次,受教育群众约2.6万人。围绕水土流失治理、生态长汀建设等主题,在微信公众号推送《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龙岩市长汀水土流失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形成浓厚宣传氛围。
古色护航 用法治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探索客家文化传承与法治宣传的融合发展,着力将法治文化烙印上本土特色,助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构建乡村法治建设新格局。
一是“珠联璧合”擦亮普法品牌。依托长汀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纸龙灯”“汀州唱古文”等项目,成立非遗传承普法志愿队伍,鼓励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曾素英等将法治文化融入非遗项目制作。将非遗传承手艺人纳入“法律明白人”和“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骨干进行重点培养,提升非遗传承队伍法治素养。目前全县注册“蒲公英”普法志愿者2366人,培养“法律明白人”5660名,红土法治志愿服务者126名,法治带头人336名,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普法志愿者服务力量,打造优质普法品牌。
二是“精彩绝伦”增强普法实效。深挖“投豆”家风、严婆田村家教等“客家家训”的法治内涵,编写240字“客家调解三字经”,着力将家风家训、村规民约与法律有机衔接,引导群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序良俗、乡风文明,稳步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结合闹春田、升平百壶宴、客家打石佛等乡村大型民俗活动,组织“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深入基层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让群众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非遗民俗活动中,增强法治意识。“八五”普法以来共组织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253场次,受教育人数约10.6万人次。
三是“妙笔生花”丰富普法载体。邀请刻纸龙灯非遗传承人专门为普法宣传制作刻纸作品,让刻纸龙灯在法治宣传中担当“主角”,通过刻纸作品让抽象的“法”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融合客家民间小调歌舞表演、客家曲艺演唱、彩船踩街等形式,创作《禁毒之歌》《反诈二人转》《喜迎二十大,农村普法振兴村》等几十个独具特色的文艺节目,将普法宣传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激发两者相融相促,释放蓬勃力量。
以文化涵养法治,以法治浸润人心。我局将以加强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和推进“一县一品”工作为抓手,以打造特色“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品牌为重点,着力在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加快打造生态优美、文化繁荣、百姓富裕的闽西活力副中心,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长汀篇章提供法治力量。(供稿单位: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司法局)
(责任编辑: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