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
     
    江西高安:“汽运法庭”助推行业诉源治理显成效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4-07-09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杨艳 雷佳莉 杨柳青青)“法官,我小孩都还生着病,真想早点把这事解决掉!”2023年7月,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汽运产业巡回审判庭内,一对夫妻焦急地诉说着请求,怀里是他们还未满周岁的孩子。

    原来,这对夫妻来自湖南省洞口县,打算依托高安市作为汽运物流产业优势,买辆卡车跑货运维持生计,但在购车环节与汽运公司发生了纠纷,付清全部车款后,与汽运公司就车辆提档过户的费用一直协商未果。无奈之下,夫妻俩走进高安市人民法院汽运产业巡回审判庭法官值班室寻求帮助,法官了解基本情况后,立即通知汽运公司前往该庭协商提档过户的相关事宜。经过半个小时的细心讲解和法律释明,双方最终就过户费用达成了协议,并在高安市货运汽车纠纷调解委员会的见证下签订了和解协议。

    两天后,法官向当事人询问提档过户进度,当事人表示已完成该事宜,案件得以圆满解决,当事人亦对法官极力称赞。

    像这样仅用半小时就促成双方达成一致的调解工作,是高安市人民法院汽运产业法庭打造解纷“快车道”的一个缩影。

    “十万大军跑全国,有路就有高安车。”作为支柱产业,高安汽运跑出了高安经济发展的“加速度”。随着市场发展变化,涉汽运产业矛盾纠纷数量也逐渐上升,高安市人民法院每年新收涉汽运案件3000余件,占该院民商事案件的三分之一。2023年1月起,该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依法能动履职,助推涉汽运纠纷诉源治理成效凸显,涉汽运案件每月收案数同比减少约1.35%,截至2024年5月31日,涉汽运收案总数同比减少16.1%。


    集中年轻“生力军” 开辟纠纷化解“快车道”


    2023年,该院抽调15名平均年龄36岁、专业素养扎实的青年法官及法官助理、书记员,成立汽运产业巡回审判庭,按照“1+1+1”的模式配备了5个审判团队,集中审理涉汽运产业案件,实现了审判团队的年轻化、专业化、精简化。

    在此基础上,推行“简案快办”“繁案精办”,为法官办案“减负”,为审判管理“提质”。2023年1月起至2024年5月止,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96.92%,平均审理天数21天,结案率97.4%,审限内结案率100%,快速高效地维护了市场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抓实“公正与效率”,增强群众获得感。

    该院还将汽运产业巡回审判庭整体搬迁至高安市汽运产业基地,设立法官值班室、诉讼服务中心、审判庭,派驻2名干警提供全天候诉讼服务,每天安排一个审判团队进行值班,对调解中心的调解员进行业务指导,每天在巡回法庭进行开庭审理,集中开展诉前调解、立案、审理等工作,为产业基地提供就近便捷的司法服务以及专业的法律意见。


    便民服务“一站式” 回应群众诉求“零距离”


    “又不是故意欠钱不还,我现在都没办法来现场,行动不方便啊!”2023年11月17日,高安市货运汽车纠纷调解中心向诉讼服务中心发来一个司法确认的申请,诉讼服务中心立即派遣工作人员前往调解中心对接。

    原来,该司机在汽运公司以分期付款形式购买货车进行运营,岂料在运输途中不幸摔伤,导致无力及时清偿欠款从而引起纠纷。

    经调解中心多次从中协商,汽运公司与司机达成调解协议。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当天将案件材料和汽运公司人员带往法官值班室,法官审核案件材料符合法律规定后,立即出具民事裁定书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鉴于司机身处外地且受伤行动不便,无法现场签署协议,“隔空”签字的司法云服务正好发挥作用。在法官的远程指导下,该份调解协议顺利签署并及时出具了确认裁定书。

    “非常感谢法官和调解员考虑到我的难处,让我能足不出户就解决这个纠纷!”在回访中,法官欣喜地感受到司机心中的石块真正落了地。

    让当事人解纷只进“一扇门”,调解中心来调解,法官值班室来确认,这样“调解+司法确认”的解纷模式是府院联动画好“同心圆”的成果。

    2023年以来,高安市人民法院与高安市货运汽车纠纷调解委员会合体办公,真正实现一站式诉讼服务,让当事人少跑路甚至一次都不跑,为该市汽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对适宜诉前调解的案件,通过委派调解,实行调解前置,2023年8月起至2024年5月止共委派案件1400余件,诉前调解成功案件600件,调解成功率约45%,将大量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在诉前,真正做到从源头上减少案件增量。

    对需要进行司法确认的案件,由诉讼服务中心专人与调解中心进行对接,法官当场进行确认,做到当天申请、当天确认,一次性解决纠纷,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拓宽解纷“朋友圈” 搭建普法宣传“大舞台”


    合体办公后,调解中心的调解员遇到难题时,可以及时与法官进行联系厘清争点、寻求专业司法指导。

    “我们会定期召开业务分析会和案件讨论会,对于案件办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提高裁判统一性,对于已生效判决的裁判标准和裁判理由,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我们也建议调解员将法律规定、法律适用、可能的裁判结果进行预告知,使当事人对案件有合理期待,让调解工作更好开展。”高安市人民法院汽运产业巡回审判庭庭长潘慧介绍。

     截至2024年5月,该院为调解中心提供调解培训6次,调解指导71次,参与调解成功化解纠纷案件66件。

    汽运产业最迫切的法律疑问在哪里,汽运产业法庭的“司法产品”就跟进到哪里。针对在审理过程中发现的以及当事人反映比较集中的产业风险,高安市人民法院通过与产业协会及企业座谈、法官进企走访、召开法治讲座、发放典型案例手册等形式“送法上门”,引导企业规范经营、防范风险,做深做实诉源治理。

    “对于怎么规范签订合同、车辆收回之后怎么评估等问题,我现在很清楚了,感谢高安市人民法院和高安市货运汽车产业基地管委会的现场科普,帮我规避了一些不必要的风险麻烦。”6月21日,在高安市人民法院举办的“法院助力汽运产业,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座谈会上,一位企业代表表示收获满满。(供稿单位: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 高安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王凯伦)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