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与法
     经济与法
     
    数字化AI赋能 开创“智慧矫正”工作新篇章
    ——赤峰市司法局“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4-09-20 来源:法治时代网


    【案例类型】社区矫正工作创新

    【报送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司法局


    “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模型、分布式算法,根据矫正对象特征要素,智能化生成矫正方案;健全“菜单式”学习教育模式,建立“阳光课程库”,匹配教育课程,一对一推送给矫正对象,实现“云端学”“在线考”;运用GIS定位、电子签名等技术,将思想汇报、语音通话、在线报到集成到移动端,实现智慧监管,形成“监管数字化、教育精准化、帮扶自助化、数据一体化、方案个性化、评价智能化”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


    一、研发“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的背景缘由


    社区矫正作为刑事执行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减少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效果,确保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再犯罪,是新时代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课题。研发“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是落实数字中国、数字政府要求,贯彻司法部“数字法治、智慧司法”部署的具体举措。在以往的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着重管、轻教、弱帮扶,社区矫正对象分布广、帮教力量分散,社会参与度低、协同机制不完善,基层工作人员不足,教育手段单一、针对性不强,奖励处罚证据不实,矫正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结合工作实践,赤峰市司法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创新引入AI技术,运用大数据模型、分布式算法,实现矫正工作从方案生成,到管理、教育、帮扶措施落实,再到考核评价的全流程智能化,开创了“鼠标点一点,AI代你管”的智能化高效化社区矫正工作新篇章。


    二、“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应用


    (一)矫正方案生成个性化

    社区矫正方案拟制是保证社区矫正工作效果的基础一环,以往受限于司法所人员精力和能力素质,拟制的社区矫正方案往往存在针对性不强、个性化不够的问题。“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为依据,结合“31685”赤峰社区矫正工作模式,建立社区矫正方案生成大模型。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只需对社区矫正对象年龄情况、犯罪罪名等基础数据进行勾选,系统自动从729种管理措施、33880种教育措施和40种帮扶措施中进行检索筛选,智能生成个性化矫正方案。

    生成的智能化矫正方案具有“六性”:唯一性,每个方案都是唯一的、不重复的;精准性,方案能够紧贴社区矫正对象个人的实际情况;强制性,方案生成后,一对一推送给社区矫正对象,必须强制完成;科学性,方案由43类653项数据和科学的匹配策略,经大数据运算,智能分析得来;高效性,2分钟勾选,一键智能生成,快捷、高效;人文性,符合每个社区矫正对象的年龄、家庭、心理等特征实际。

    (二)监督管理数字化

    以往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存在着标准不统一、主观随意性较大的问题。“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探索了线上分类管理的实践路径,严格按照分类管理办法,将管理措施标准化、清单化,实现了监督管理的线上落实和量化考评。主要有四项功能:一是定时上传语音通话内容功能,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监管级别不同,系统会按时间周期推送语音通话任务,社区矫正对象完成语音通话后,可将相应的报告录音上传到平台,方便及时调取、查听;二是在线提交思想汇报功能,有手写思想汇报、在线录音思想汇报2种汇报形式。社区矫正对象可以将定期书写的思想汇报通过拍照上传到平台,文盲、无书写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可以通过录音的形式提交思想汇报,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线上查阅;三是线上报到功能,利用GIS定位、电子照片、电子签名技术,自动采集和记录社区矫正对象报到时间、报到位置、报到时的自拍照片以及签名,实现管理留痕、记录存档;四是位置核查功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向社区矫正对象发送位置核查指令,社区矫正对象手机端收到位置核查指令后,进行位置上报,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便捷化位置监管。

    (三)学习教育精准化

    社区矫正工作组织学习教育的实践中,存在集中教育组织难、个别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以赤峰北部旗县为例,以牧区为主,地广人稀,有的社区矫正对象距离司法所几十公里,组织教育难;此外,还有许多社区矫正对象有正常工作,集中组织教育,会影响社区矫正对象正常工作生活,不利于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充分发挥线上教育优势,依据社区矫正对象年龄、罪名、家庭、分类管理等级等情况,自动分析生成教育计划,匹配教育资源,按周生成教育清单,一对一推送给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对象闲暇时间利用APP就能完成学习。为了确保学习教育效果,每节课程后匹配推送2—3道练习题,完成试题后视为完成教育任务;周期教育课程完成后进行线上考试测评,检验社区矫正对象的学习情况。通过精准化线上教育推送,既能达到教育效果,又能减少对社区矫正对象工作生活的干扰。

    (四)线上帮扶自助化

    做好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扶始终是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开辟了线上自助化帮扶模块,具体包括就业帮扶、政策解读和职业技能教育栏目。就业帮扶栏目同步发布社区矫正对象所在地招聘信息,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政策解读栏目发布落实低保、临时救助等帮扶政策解读,依靠政策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合理化救助;职业技能教育栏目发布自媒体运营、视频剪辑、汽车维修等15类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使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能够通过学习掌握一技之长,通过所学的技能获得一定生活保障。

    (五)考核评价智能化

    为解决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评价定级主观性强等方面问题,“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社区矫正对象考核评价进行量化考评。按照分类管理办法,以3个月为一个管理周期,建立百分制评分细则,其中管理内容占比50分,教育内容占比50分。另外,根据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活动或受训诫警告情况进行额外加分和扣分。智能评分、自动考核,形成考核评估结果,作为分类管理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利用“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取得的主要成效


    赤峰市司法局“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基层帮教力量分散、协同机制不完善、工作人员不足、教育手段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实现了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监督管理、考核评估全程“在线”的新型管理模式,有力地推动了赤峰市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进程,显著提升了赤峰市司法行政系统的数字化建设水平。平台依靠基础数据和大数据算法两个支撑,为“智慧矫正”工作添上了数字化“双翼”,创造性地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社区矫正工作深度融合,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细化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教育帮扶工作举措,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个性化矫正,全面提升“智慧矫正”管理教育效能,开启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监管新模式,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通过平台的推广运用,切实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执行质量和工作效率,有效缓解了一线工作人员的事务压力,为赤峰市社区矫正工作的现代化转型注入强大动力。“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的成功实践,也为其他地区的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模板,对推动全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赤峰市司法行政系统在数字化建设之路上已稳健踏出关键一步,明确了今后深化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必将引领赤峰市司法局在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四、“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在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以其创新性、高效性和普适性,展现出显著的可借鉴价值与广泛的可复制、可推广意义。该平台集智能化、信息化于一体,实现了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精准化、个性化管理,提升了矫正工作的质效,为全国社区矫正领域提供了先进的实践范例。首先,平台深度整合法律法规与地方政策,将复杂的矫正措施细化为213万种具体措施,并与43项基础数据精准匹配,构建起“一人一案”的个性化矫正方案生成机制,确保了矫正工作的规范性与针对性。这种精细化管理思路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各地司法部门优化矫正资源配置、提升矫正质量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其次,平台通过创新线上分类管理模式,极大简化了矫正流程,降低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与社区矫正对象的沟通成本,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的便捷性与实时监控能力。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设计理念,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矫正模式,对于各地社区矫正工作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再者,平台兼顾教育帮扶与监督管理,既提供多元化、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与考核机制,激发社区矫正对象学习积极性,又通过公益活动组织与就业培训、低保申请等帮扶模块,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重返社会、修复社会关系。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矫正策略,充分体现了社区矫正的人性化关怀与社会功能,为同类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完整的功能架构蓝本。在探索与实践中,“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积累了宝贵经验,如灵活运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社区矫正工作,注重社区矫正对象个体差异与需求满足,强化矫正过程的动态监控与效果评估等。同时,也引发了对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算法,提升个性化矫正方案生成的精准度?如何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合规性?如何拓展合作网络,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帮扶?基于以上经验与反思,下一步“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强化数据驱动的矫正决策支持;完善安全保障体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社区矫正对象权益;联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构建更加立体、高效的社区矫正支持网络。


    作者赵建业 于力 张玉鑫,本文刊载于《法治时代》杂志中国法治创新发展报告(2024)——2024年法治创新案例和优秀创新论文选编


    (责任编辑:王凯伦)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