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兰宁
一弯白沙溪,一水润婺城。近日,浙江省金华市白沙溪水利风景区被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区牌匾,让人们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白沙溪三十六堰。“龙桥映月”“琅琊峰回”“双湖烟雨”……在这幅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宜居之美的时代画卷中,金华市公安局婺城分局琅琊派出所积极作为,依托南山生态联勤警务站,实施“1314”生态警务新模式,全面加强水源地保护,行而不辍地擦亮治水“金名片”。
多元共治 护生态之美
“郑警官,有人正在非法捕鱼,你们快来看看!”8月2日中午12时许,生态警长郑俊杰接到行政执法队员的电话后,立即带队赶往案发现场,成功抓获非法捕捞人员3名,查获鱼类22条共4.05公斤,收缴电棒、捞网、水桶等捕捞工具3件。
“打击违法犯罪是公安机关重要任务,近期我们借势夏季行动,联合七彩护水队对非法捕捞、偷排偷倒等破坏河道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高压打击。”所长方鹏飞介绍说,早在2022年,琅琊派出所就加强与乡镇、行政执法、渔政、林业、环保、水库等部门的协作配合,组建七彩护水队,明确安全巡护、隐患排查、矛盾调解、科普宣传、信息共享等主要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全时空守护水域生态。2024年以来,共开展水域联合执法23次、处罚非法捕捞6人、劝离野钓20人,收缴渔具34件。
河长巡查,守清波碧水
“书记,咱们一起去辖区涉水区域检查一下吧,看看有哪些风险隐患?”7月25日,村级河道警长范彬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开展工作便利”的优势,联合沙畈水库周边村的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开展河道巡查、涉水犯罪线索搜集、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法规政策宣传等工作,拓宽问题线索发现渠道,实现了对库区周边村居、河段等重点部位的排查治理全覆盖。
此外,琅琊派出所还创新打造“水天一体”巡逻模式,运用巡逻艇、无人机、高空探头等先进设备,定期对白沙溪、水库等重点水域开展全方位巡查,使巡查工作更加灵活高效,为保护水生态环境提供新质公安战斗力。2024年以来,已组织开展联合巡查活动120余次,整改问题隐患21处。
凝聚共识,广泛发动宣
“您已进入市区饮用水源功能区,严禁垂钓、游泳、烧烤、露营、倾倒垃圾等行为,共护饮用水源……”琅琊派出所充分发挥警车“大喇叭”流动性的优势,把水域生态保护知识不间断地送到村里村外,营造共同守护绿水青山的良好氛围,提高群众生态文明意识。
连日来,社区民警走街入户不停地“唠叨”着,将生态保护、禁捕禁捞、防溺水等安全知识送到家家户户。琅琊派出所始终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抓实宣传防范,组织民警深入村居、企业、流动人口聚集区域,通过横幅标语、广告展板、大小喇叭、LED屏、微信塔群、道情表演、摆摊设点等有新意、接地气的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79场次,发放宣传手册3500余份,动员周边群众共同加入守水护水的行列,汇聚起保护生态环境的磅礴力量。
生命接力,他们跑赢了
辖区沙畈、金兰水库是浙江省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丰富的水资源给市民带来优渥生活环境的同时,也给防溺水工作带来不少压力。
“生死时刻,他们跑赢了时间,点赞!”一条警民联动救人的短视频火了,评论区不少网友纷纷点赞。8月13日下午5点45分许,一名男子在白沙溪游泳时突发心脏不适,琅琊派出所联合专职巡查队仅用了10分钟紧急救援,成功帮助男子脱险。
2024年夏天,琅琊派出所积极创新“131”防溺水工作法,联合琅琊镇政府、行政执法、蓝盾救援队、党员志愿者共同成立防溺水专职巡查队,采取“水面艇巡+岸边步巡+线上视巡”相结合的巡逻模式,对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开展常态化巡逻。同时,还在白沙溪沿线建设“四个一”工程,每隔100米就有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绳、救援杆等救生装备,一旦发生意外,便可以及时取下装备救人。2024年以来,成功救援溺水人员8名,获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琅琊派出所将牢固树立“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的工作理念,坚决扛起守好大水缸的政治职责,全面推行生态警务,忠诚于守水事业,自觉护水节水,奋力打造水墨琅琊生态警务标杆品牌!(供稿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婺城分局)
(责任编辑:王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