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钟波 通讯员 陈园园 杨雪榕)今年以来,江苏省如皋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派出所积极构建“以宣为先、以防为主、以实为要”的防诈反诈新格局,全力打好防诈反诈组合拳,用心打好守护群众钱袋子“主动仗”,以实际行动压降电信诈骗发案,加快提升基础支撑新质战斗力。今年以来,开发区派出所接报电诈警情、案损同比分别下降35.4%、36.2%。
“以宣为先”打造全民反诈格局
开发区派出所构建“党政牵头、公安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四位一体全民反诈新格局,以“大水漫灌”拓展宣传面,以“精准滴灌”强化针对性,建立立体化覆盖的反诈宣防常态工作机制。
夏季以来,城北街道平园池村“荷塘月色”文化园成了派出所的反诈宣传的重要阵地。“这里游客络绎不绝,我们在大家纳凉看荷花的间隙宣传反诈知识,更易于入脑入心。”该所教导员曹海清说道,他们线下将“漫灌+滴灌”相结合,锚定18至60岁宣防对象,按照“1名社区民辅警+1名网格员”的走访形式“扫楼”包干;针对辖区外来人员聚集且流动频繁的实际情况,在采集登记基础信息时第一时间进行防诈宣传,确保户户得到走访、人人受到提醒。派出所还充分利用线上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定期发布反诈知识、案例警示等信息,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到最新的反诈动态。截至目前,各类宣防活动累计覆盖人群超过6.7万人次,全民防诈反诈的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今年6月份,辖区一小学生无意间听到其母亲同事疑似被诈骗,第一时间报警,民警赶到现场后及时拦截,成功止付3万余元。这是派出所将反诈宣传走深走实的一个成效缩影。所领导带头,组织社区民警深入辖区学校、社区、企业内部开展反诈专题讲座与培训,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实用的防骗技巧讲解,让群众深刻认识到诈骗的危害性,并学会如何辨别防范。
此外,派出所还以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单位联盟群防群治“蓝背心工程”,统筹招募培训了一批热心公益、愿意为反诈事业贡献力量的镇村干部、社区居民、学生、企业保安等,成为反诈宣传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以防为主”优化预警劝阻体系
“我不去!店里还要做生意,没空!”“你不来,我们来嘛!”9月11日,开发区派出所接到上级预警,辖区一店主宗某可能正在遭遇投资类诈骗。社区民警立即对其开展劝阻,邀请对方到派出所反诈宣教室开展学习,宗某十分抗拒。为了确保唤醒彻底,值班副所长李智涛带领民警上门对宗某开展反诈知识普及,“盯”着宗某把手机上的涉诈APP全部删除。“真服了你们了!”最终,宗某被民警的执着感动,表示再也不会相信网上非官方的投资渠道。
为了提升劝阻工作精准度和规范度,派出所制定了《开发区派出所预警劝阻流程指引》,对全所民警开展多次专题培训和实战演练,指导大家站在受害者的角度以更加共情的方式去开展预警劝阻,让民警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杜绝“说不过、讲不清、劝不准”的情况,用每一个要点的规范执行确保每一名预警对象的深度唤醒。
派出所还根据预警信息的紧急程度和潜在受害者的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劝阻机制。将“中毒”程度深、唤醒难度大、预警金额高的对象作为工作重点,由所领导负责进行劝阻,确保彻底唤醒。劝阻民警在首次预警后第5日、第8日分别组织一次跟踪回访,及时讲解诈骗的最新话术和诈骗手段,社区民警每月对辖区诈骗受害人开展提醒,防止上当受骗。今年以来,该所共处置各级下发涉诈预警指令248条,其中公安部预警109条,未发生预后转账情况。
“以实为要”夯实电诈侦查基础
今年5月,辖区万大姐遭遇了“杀猪盘”诈骗,开发区派出所开展初侦初查后发现,骗子冒充军人与万大姐网上恋爱,并用带其投资赚钱的花言巧语骗其转账5万余元。后骗子又诱骗其出借自己的银行卡收款,并线下取款62.5万元交给“马仔”,将她从受害人一步步变成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嫌疑人。
派出所明确4名具有良好沟通技巧和侦查经验丰富的电诈案件谈话民警,电诈案件询问笔录由法制副所长签字把关后,提交反诈中心值班民警审核,结合现勘情况互相补充,证据逐案见底,形成并夯实派出所具体负责、反诈中心审核把关的“两级”初侦初查体系,全面提升初侦初查工作质态。此外,按照止付优先的原则,民警在接警的同时和反诈中心联系第一时间止付涉案资金,尽力为受害人拦截损失。同时围绕诈骗过程中“引流、诈骗、转账”三个基本环节全面收集涉诈全要素,为案件研判扩线、追赃挽损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派出所先后两次邀请上级业务部门送教上门,一线处警民警全员参加反诈初侦初查学习培训,细化工作要求和规定动作。所内法制员围绕电诈案件初侦初查的警情紧急处置,报案笔录制作、资金止付冻结等方面每日检查通报、督促整改,确保日结日清。今年以来,该所受理电诈案件23起,5月份以来初侦初查合格率100%。(供稿单位:江苏如皋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派出所)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