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 (通讯员 广正发) 2025年2月,居住在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长洲社区的王姨(化姓)向街道有关部门反映,她家隔壁某机构排烟管噪声扰民,每到饭点就会发出巨大的轰鸣声,让她不堪其扰。然而对于王姨的说法,机构却不认同,并认为自己的设施建设都符合相关标准。矛盾双方各执一词,陷入僵局。
实地调查
长洲街综治中心了解情况后,会同街道调解员、环保员和执法办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检测噪音分贝值,发现该机构的排烟管噪音确实超过国家标准。根据实地调研情况,街道向机构发出整改通知。
长洲街综治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会同有关部门前往现场检查噪声扰民问题
协商调解
一个月后,机构按照要求完成整改,街道及第三方检测机构两次前往现场进行科学检测,确认排烟管的噪音分贝值已符合标准。然而,王姨却坚持声称自己依旧受到噪音困扰,一直不依不饶。对此,综治中心相关负责同志采用“背对背”调解方式,与双方当事人多次进行协商沟通,试图寻求突破口。
矛盾破局
一方面,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多次向机构普及相关政策法规,促使机构积极配合整改;同时从“情理”的角度,劝说机构负责人体谅退休老人王姨,不要产生对抗情绪。另一方面,综治中心调解员从多方了解王姨的日常生活情况,调整“策略”,上门与她面对面拉家常、谈心事,同时向她普法讲道理,用耐心和温情一点点撬开王姨心中的石头。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王姨与机构达成共识,并签署和解协议书。
群众反馈O不OK?
“终于不用每天为噪音问题烦心了。”王姨的困扰被解决后,心情舒畅,笑容重回脸上。而机构也借此机会,让自己的经营更加规范。
长洲街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接待来访群众
走好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径,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长洲街综治中心以“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为目标,建立健全信访接待制度,明确接待流程,确保来访群众诉求有处说、有人管、有结果,处理过程有依据、有规范、有秩序。(来源:广州市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王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