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 “我放纵了贪欲,拿了不该拿的钱,犯了最低级的错误,我认罪认罚……”近期,安徽省太和县人民法院对乡镇干部李某某涉嫌职务犯罪一案公开庭审,该县纪委监委组织各乡镇分管工程项目建设、农村集体“三资”具办人员160余人旁听,面对面接受警示教育。
庭审过程中,经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陈述等庭审环节,再现被告人在利益的诱惑下迷失自我、跨越红线,最终背弃理想信念,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的全过程。让旁听人员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和违法犯罪带来的深刻教训,真切体会到违纪违法带来的严重后果与惨痛代价。
“以前总觉得违纪违法离自己很远,参加庭审之后,深刻察觉到自己分管的工作诱惑考验无处不在。”参加庭审结束后,某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感慨道。
据悉,该县始终坚持把警示教育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环节,对查办的每一起典型案件,都组织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党员干部旁听法院庭审,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行业、级别、年龄,选取不同案例资源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推动用“同类案”警示“同类人”,做深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今年以来,已组织2批次280名党员干部参加旁听庭审。
身边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该县纪委监委用好用足查办案件成果,把典型案件充分转换为教育资源,多维度打造警示教育“套餐”,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入剖析县域范围内部分严重违纪违法党员领导干部的堕落轨迹和心路历程,精心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以案为鉴 警钟长鸣Ⅱ》,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撰写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剖析材料,印发至各级各部门,通过剖析反面典型案例增强震慑效应。
“我们将持续深化分层分类警示教育模式,把精准施教与制度建设、文化涵养相结合,让党员干部从‘不敢腐’的震慑走向‘不想腐’的自觉。”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供稿单位:阜阳市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王凯伦)